洛阳市栾川县:引进黄蜀葵 种下“致富花”
2025-10-14 10:22 来源: 洛阳文明网

采收黄蜀葵
10月12日清晨,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纸房村村民袁新让和往常一样,来到自家的黄蜀葵地里,手法娴熟地轻掐花梗。上午10点左右,她把刚采下的花送往村里的中药材加工车间,完成称重、登记,这一天的采收工作便告一段落。
尽管阴雨连绵,但袁新让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她心里盘算着:“每10天结一次账,再过几天,就又能拿到钱啦。”
黄蜀葵,这个由纸房村企业家袁铁军引进的中药材新品种,去年试种成功后,今年得到进一步推广。“7月到10月正是采收旺季,袁新让等不少村民最近都在地里忙活。”纸房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袁铁军此前一直从事中药材加工行业。在得知一家合作企业需要黄蜀葵后,他便萌生了在家乡试种的想法,希望借此带动乡亲们增收。
连袁铁军自己也没想到,仅用一年多时间,这个新品种就推广到了潭头镇多个村庄,种植面积260余亩,带动100余户村民增收。
这朵“外来花”能够快速在纸房村落地生根,背后是村企协作的生动实践。
面对新品种可能“水土不服”的疑虑,袁铁军选择先小规模试种,再逐步推广。尽管他反复说明种植效益,村里也积极奔走,但从没种过的村民仍不敢轻易“下水”。
“大家最担心的是成本、技术和销路,怕钱打了水漂。”相关负责人向袁铁军提议,“得先帮大家树立信心。”
经过深思,袁铁军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参与试种的村民垫付种子、地膜、农药和化肥等成本。后续是否收回成本,将视村民实际收益而定。
这一招果然奏效,有村民动了心。2024年3月,村民杨军成试种1.1亩,在袁铁军等人的技术支持下获得成功。“除去企业垫付的成本,亩均收入超过5900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杨军成说。
实实在在的收益是最好的广告,不仅本村村民踊跃加入,就连外村也纷纷前来“取经”。对大家提出的株距、行距、湿度等问题,袁铁军等人一一耐心解答。
尽管村民种植热情高涨,但袁铁军没有盲目扩大规模,而是坚持“订单种植”模式。“2025年这260余亩,就是和药企合作确定的规模,这样才能保障大家的收益。”他表示,未来还将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种植面积。
为方便运输,收购的药材需要就地烘干。看到黄蜀葵良好的增收前景,潭头镇出资、纸房村出场地引进黄蜀葵烘干设备,并配套建设晾晒场、道路等设施。
“现在方便多了,种植、收购、加工都能就近完成,成本也降了下来。”袁铁军说,“黄蜀葵兼具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记者采访多名种植户发现,黄蜀葵亩均收益在4000元至5000元,收入可观。在相关负责人看来,黄蜀葵在当地还属新鲜事物,正好可以错位发展,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为村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如今在纸房村,黄蜀葵这朵“致富花”正越开越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