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和营中:千年花钱“活”在电商时代

2025-09-24 09:30 来源: 洛阳文明网

古代的铜钱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们大多为圆形方孔,铸有年号,曾是市井流通的经济媒介,但您听说过“民俗花钱”吗?它们形似钱币,却铸有吉语祥图,不用于流通,只为祈福纳吉、驱邪避灾,是古人随身携带的美好祝愿。

在洛阳市西工区红山街道张岭社区,聚居着不少专事民俗花钱的手艺人,52岁的和营中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高质量的铜钱产品,赢得了顾客的青睐。

和营中的制币工厂就设在家中。9月22日,记者到此走访时看到,一楼的“幕后”车间负责生产铸造,二楼的“台前”空间则兼具成品仓库与直播卖货的功能,存放着各式各样的仿古花钱,大到直径20多厘米,小到约2厘米,可谓琳琅满目。

“我们采用传统的翻砂法铸造钱币。”和营中介绍,这种方法首先要制作“母钱”作为原型,这可以是手工雕刻,但更多是通过计算机3D打印完成。然后将母钱放入砂箱,填入细砂,经捶打、压实制成两块范模。取出母钱后,上下两片范模对合,就形成了与钱币形状一致的型腔。随后将熔化的铜水从浇注口注入型腔,待铜液冷却凝固后,打开范模,一枚铜钱粗坯便初步成型。最后经过锉边、打磨等精修处理,就能制成与古代钱币几乎一模一样的仿古花钱。

为了更追求“原汁原味”,和营中在复刻民俗花钱时,不仅遵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样式进行1:1复刻,还将残缺破损的古钱币回炉重造,融入新材料中,甚至通过“移植锈”技术还原岁月痕迹。

“这不是普通的铜钱,而是一枚‘山鬼花钱’,是古人用来祈福辟邪的压胜钱。”和营中拿起一枚刻有复杂字符和图案的花钱说,所谓“压胜”是压制邪祟的意思,而“山鬼”其实是“杀鬼”的误传。

二十多岁时,和营中就在村里的作坊当起了学徒,跟着老师傅们学习制作民俗花钱。

“说实话,光学会怎么制作,技术并不难。”和营中说,“难的是坚持用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一砂一模、一浇一铸,都不走样。我们坚持这么做,就是不想让这门老手艺断在我们手里。”

2019年,和营中的儿子和耀华尝试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卖货,起初效果并不理想,但他没有放弃,反而转变思路,开始招聘专业的主播、运营和中控人员,组建起一支小型的电商团队。通过专业分工和持续优化,最终为家里的老手艺打开了全新的市场。

如今,在和营中的工作室里,敲打铜坯的叮当声与直播间的讲解声交织在一起。制作的每一枚花钱,既复刻了历史上的传统样式,也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各地。

“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但路子可以更宽。”和营中说,目前他的工作室通过结合传统铸造与线上销售,维持着稳定的生产,吸引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许多人从观看直播开始,逐渐对传统钱币文化产生兴趣,进而成为收藏爱好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