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假期 “艺”路“童”行——濮阳返乡大学生为乡村儿童点亮艺术之夏

2025-08-18 15:13 来源: 濮阳文明网

目前正值暑假,在濮阳市的乡镇、社区,到处跃动着青春的身影,回荡着童真的笑声。一场名为“多彩假期 ‘艺’路‘童’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奔赴基层一线,用艺术浇灌童心,以陪伴守护成长,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一个充实而多彩的暑假。

安全守护 知识启航

为童年筑牢第一道防线

在濮阳县文留镇花园社区小学,活动从孩子们最需要的安全教育开始。志愿者焦雨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案例,向孩子们普及日常安全常识,重点讲解了火灾防范与应急自救技能。当志愿者铁朝浩现场演示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时,孩子们围拢上前,目不转睛地学习每一个步骤。通过视频教学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原本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化为孩子们手中可掌握的“生命之盾”。

声动童心 自信绽放

在表达中唤醒内在力量

安全课堂刚结束,口才训练课便活力开启。志愿者孙梦珂带领孩子们做趣味口部操:“张大嘴巴学老虎‘嗷——’”“舌尖顶牙龈‘哒——哒——’”,稚嫩而响亮的声音在教室中此起彼伏。在气息训练之后,孩子们齐声朗诵经典诗篇《灯塔妈妈》,在韵律与情感中感受语言的力量。

互动游戏“一起来捕鱼”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表达热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大胆开口、积极互动,自信的种子悄然萌芽。随后的节奏与舞蹈课上,从《Uptown Funk》的动感节拍到《开心往前飞》的童趣旋律,孩子们挥舞小手,尽情舞动。一场即兴歌曲比赛将气氛推向高潮,一张张笑脸定格成这个夏天最动人的画面。

红色烙印 薪火相传

在历史回响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范县颜村铺乡,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在冀鲁豫边区革命旧址展开。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走进这片承载着革命记忆的土地。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朴素的旧物,在深情讲述中唤醒了尘封的历史。孩子们驻足凝视,屏息聆听,仿佛穿越烽火岁月,感受先辈们不怕牺牲、甘洒热血、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活动尾声,孩子们整齐列队,以稚嫩却坚定的声音齐诵爱国诗篇:“我爱你,中国!”“我愿用我的一生,为你歌唱,为你奋斗!”誓言声声,响彻旧址上空,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在建军节当天,张庄镇四联小学的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高唱《强军战歌》,激昂旋律中,爱国情怀澎湃激荡。

艺体交融 古今碰撞

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启迪心灵

南乐县的活动则展现出更加多元的艺术图景。在东寺庄中心小学,志愿者开设了声乐与体育双轨课程:简谱教学开启音乐之门,红色歌曲传唱家国情怀;篮球场上,孩子们从基础运球到团队配合,在奔跑跳跃中锤炼体魄与协作精神。

在泰和社区,乒乓球台前银球飞舞,志愿者耐心指导孩子们掌握握拍、发球与攻防技巧,小小球拍连接起童真友谊。趣味游戏“听声辨位”“面粉搬运工”让孩子们尽情释放天性。

“投壶”环节更成为亮点,志愿者娓娓讲述这项传统礼仪游戏的历史渊源,孩子们专注投掷,每一次箭矢入壶,都是对千年中华礼乐文明的一次温情触碰与传承。

双向奔赴 爱满盛夏

青春与童心共绘成长画卷

活动结束时,志愿者为孩子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文具盒,既是鼓励,也是祝福。合影中,孩子们紧紧拉着“哥哥姐姐”的衣角,依依不舍。这一幕,正是“多彩假期 ‘艺’路‘童’行”最温暖的注脚。

这场跨越城乡、连接代际的文明实践,不仅为乡村儿童带去了艺术启蒙与心灵陪伴,也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了服务家乡、反哺桑梓的实践平台。他们用所学所长点亮童心,也在服务中读懂了乡土中国的温度与希望。

从安全教育筑基,到艺术表达润心;从红色血脉铸魂,到古今文化交融,这个夏天,濮阳因青春与童真的双向奔赴而熠熠生辉。一场以爱为名的艺术之旅,正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自信、勇气、文化与爱国的种子,静待未来生根发芽。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