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陈淋子镇:红绿相映绘新景 文明花开润山村

2025-05-09 09:29 来源: 信阳文明网

  五月的史河波光粼粼,大别山南麓的陈淋子镇在晨雾中苏醒。沿着干净整洁的府前路前行,充满文明气息的“俏巴邻里中心”,志愿者正在为老人修剪指甲;政府门前的广场上,晨练的居民自觉将空水瓶投入分类垃圾箱;转角处的"乡村光荣榜"前,几个孩童正指着乡村光荣榜里"好乡贤"的事迹轻声诵读......这座豫皖交界的红色小镇,正以全国文明村镇的担当,在新时代续写着崇德向善的文明篇章。

志愿红辉映文明底色

  在陈淋子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社区)组建的文化队、“舞动青春广场舞队”“爱老助老服务队”“理论宣讲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每日活动不断,用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我们的节日”、五一、国庆等时间节点,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尊老爱老饺子宴”“文明服务志愿行”“扶弱济困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孤寡老人家里,他们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践行者;在校园门前,他们是师生信赖的“移动护学岗”;在留守儿童眼里,他们是温暖可亲的“爱心妈妈”……一系列惠民暖心的志愿服务让“志愿红”成为小镇最温暖的底色,。

生态绿扮靓幸福家园

  雨后初晴的后冲村,村民孙成海正在打理自家庭院。他家的"微花园"里,废弃瓦罐变身多肉花盆,旧轮胎改造成月季花架,这个曾堆满杂物的院子在"美丽庭院"评选中脱颖而出。全镇像这样的特色庭院已有870余个,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点覆盖率达100%。陈淋子镇将每周五定为“全镇清洁日”,通过"文明积分"制度,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倡树文明新风,引导向善向美,助力乡村增颜值、提气质、促长效。

文化金浇铸精神高地

  孙滩村的三土艺术团,以土语、土调、土味自编自演农民生活,演员都是当地的村民,扛上锄头能种地,穿上行头会演戏,该团表演的《花挑舞》作为河南省唯一入选节目亮相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暨首届客家民俗文化艺术节。荣誉的背后,是该镇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陈淋子镇,每个村子都成立了文化合作社和文化队伍,村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进花挑舞、把移风易俗融入划旱船,将非遗活态传承和文明新风培育深度融合。目前,全镇群众文艺团队共25支,合计1200余人,这些文艺团队让传统艺术与现代文明在乡村舞台交相辉映,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能。

  

机制蓝护航长效发展

  "积分超市每月定时开放,大家抓紧兑换咯!"在陈淋子镇汪岭村的文明超市,村干部正在更新公示栏,小超市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毛巾、肥皂、洗洁精、矿泉水、抽纸.....每件商品都贴着兑换所需的积分,毛巾8积分、抽纸5积分。“这是咱村的乡风文明超市。这个超市里的东西都免费,前提是你得有积分!积分可以由村民评选上乡村光荣榜、三星文明户、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反正为村里做好事都能获得积分。”汪岭村的村支书叶乃国介绍说道。这套创新管理机制,将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量化为可存储、可支取的"道德资产",已吸纳储户百余户。

  红绿相映绘新景,文明花开润山村。如今陈淋子镇自然与文化交相辉映,文明乡风浸润一方好山水,下一步陈淋子镇将以更加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和惠民暖心的志愿服务温暖群众、服务群众、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明之花在史河两岸常开不败。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