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9-11-15 11:46 来源: 光明日报

  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推进新时代学雷锋巾帼志愿服务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吴海鹰

  吴海鹰作交流发言。中国文明网 贺子桓 摄

  近年来,全国妇联把巾帼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组织广大巾帼志愿者深入城乡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展示了巾帼志愿服务的独特魅力。

  一是深入基层一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妇女人心。牢记政治职责,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巾帼志愿服务的重中之重,制定印发妇联组织深度参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主动将巾帼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织发动巾帼志愿者小分队,在楼宇社区、田间地头、改革一线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156万次,在网上开展“每周一学”活动,线上线下覆盖近4000万人次,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泛开展“巾帼心向党 礼赞新中国”活动,参与群众达7000万人次,激发了广大妇女的爱国情报国志,增进了妇女群众的制度自信。

  二是提供精准服务,不断满足妇女儿童和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发挥妇联六级组织优势和群团改革后基层专兼职队伍作用,突出“邻里守望·姐妹相助”特色,动员35万支巾帼志愿服务队、2300多万注册巾帼志愿者,在城乡社区开展扶弱帮困、普法宣传、健康咨询、文化体育、绿色环保等志愿服务,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呵护儿童健康成长、帮扶困境家庭,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启动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大巡讲,引导广大妇女弘扬好家风、涵养好家教、建设好家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三是参与社区治理,营造团结友爱、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指导各地妇联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组织熟悉社情民意、热心公共事务的巾帼志愿者,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婚姻家庭矛盾调适,激发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培育了一大批巾帼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也涌现出一批明星服务品牌,比如“八姑娘律师帮你忙”“妈妈禁毒联盟”“大嫂调解”等。

  四是创新动员方式,依托互联网放大巾帼志愿服务社会效应。开展“改革开放·巾帼力量”网络访谈、“争做巾帼好网民”等活动,组织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巾帼志愿者,讲述温暖故事,传播爱心善举。创新开展“巾帼志愿者暖心故事”网络展播,把巾帼志愿者暖心故事搬到网上,把百姓心目中雷锋形象生动呈现在网民眼前,网上展播视频千余部,全网“点转评”6900万次。


  谱写中国特色志愿服务首都新篇章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杜飞进

  杜飞进作交流发言。中国文明网 贺子桓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刚刚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努力做到“四个融入”,始终保持志愿服务与城市发展治理携手同行,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浸润市民心灵,滋养城市文明。

  第一,融入国家大局大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底色。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焕发市民爱国热忱,把崇高的理想信念、火热的奋斗热情融入志愿活动,着力把当代中国人民豪迈自信、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传递给世界,团结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志愿服务,发挥“组织起来”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高标准组建志愿者队伍,建立临时党团组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确保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作风过硬,成为服务保障工作的生力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中,北京志愿者所代表的“中国形象”“中华气象”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全球志愿服务的“中国心跳”。

  第二,融入城市文明创建,永葆为人民奉献的初心本色。我们的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志愿服务,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站稳人民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志愿服务为群众解难、为社区造福、为城市塑魂。围绕“迎国庆展形象做新时代文明北京人”主题,聚焦城市治理难点,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礼让斑马线”“蓝天行动”“门前三包”等文明实践活动中,志愿服务组织发出倡议,志愿者示范引领,广大市民一呼百应,公共文明行动成为城市风尚。深入乡村社区、走进院门楼门,聚焦教育、医疗、扶老、育幼、助残等民生“痛点”,开展邻里互助、亲情关爱、医护保健等服务,让人们感受社会温暖、人间真情。全市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45个实践所、6946个实践站,以志愿服务为文明实践最大特色,以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环环相扣为运行机制,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0场,把对接群众需求和提高服务质量有机结合,让志愿者有干劲儿、老百姓有获得感。

  第三,融入精治共治法治,凸显首都志愿服务的时代特色。北京学雷锋志愿服务衔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全面创新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依靠各方合力和制度保障,让志愿精神照彻首善之区。在国庆志愿服务中,网格化的综合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的战时保障机制,确保首都志愿者关键时刻顶得上、用得好,使国庆活动筹备和服务保障过程,成为一场全员发动、全员参与,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文明实践。北京正在修订志愿服务促进条例,推进文明行为促进立法,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回天有我”大型社区治理成效显著,弘扬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积淀成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拥有了首都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四,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绽放用奋斗表白祖国的青春亮色。习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国庆活动期间,直接服务庆祝大会和联欢活动的1万余名志愿者中,“90后”占六成,“00后”约三分之一。这些骨干志愿者,承担着活动核心区——天安门地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以青春奉献之我,献礼最爱的国”,在学会成长中创造了成长,在感受伟大中创造了伟大,在见证奇迹中创造了奇迹,展现了当代青年实事求是、朝气蓬勃、自信担当的大爱大德大情怀。按照中宣部部署和坤明部长指示,50位“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走进人民大会堂、走进基层一线、走向五省市宣讲80多场。以“学榜样、我行动”活动为牵引,一大批可亲可敬可学的时代新人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传递正能量、释放光与热,将首都文明火炬高高擎起,以强国一代的青春之歌,装点青春中国的风华正茂。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志愿先锋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秘书长 张朝晖

  张朝晖作交流发言。中国文明网 贺子桓 摄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共青团发起并领导的全国性志愿服务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雷锋精神、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织平台。近年来,青年志愿者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统领,按照共青团深化改革总体要求,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努力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志愿先锋。

  一是抓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努力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时代性。在二十多年实践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和“青年志愿者阳光助残行动”是当前重点推进的品牌项目。同时,我们结合青年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拓展了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春运“暖冬行动”、抗险救灾、赛会服务、节水护水、禁毒宣传等一批有实效、可持续、影响广的新项目。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志愿服务交流会,深入发掘可推广的基层项目,培育一批可复制、能创新的基层志愿服务项目。

  二是抓好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努力提升青年志愿服务的凝聚力。我们努力构建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动员体系,并将志愿服务组织向基层延伸,基本形成了覆盖较广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目前,在31个省区市和兵团、70%的市地州盟、50%的县市区旗和2000多所高校,都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

  三是抓好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提升青年志愿服务的战斗力。我们率先推出“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为志愿者注册登记、组织动员、管理考核提供了制度依据,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了组织有序、管理规范、数量宏大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目前,“志愿中国”平台上注册志愿者已超过7000万,志愿者队伍建设将在“十三五”期间达到新的更高水平。

  四是抓好青年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志愿文化的引领力。青年志愿者行动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引导青年身体力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志愿服务成为青年人乐于接受的精神时尚。象征着和平与发展的心手和平鸽青年志愿者标志,代表着青年志愿文化的“鸟巢一代”“小白菜”“小青柠”,以及北京“志愿蓝”、G20峰会“小青荷”、互联网大会“小梧桐”等等,已经家喻户晓。徐本禹、郎坤、许晓艳、韦慧晓等青年志愿者典型,激励了无数青年接续传承雷锋精神。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在组织、队伍、项目、文化建设方面的既有优势,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今年暑期我们和中央文明办共同开展“大学生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仅广东省就有125所高校,成立347支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志愿服务队,到农村田间地头“传思想”“传政策”“传文化”“普法制”“送医疗”“惠民生”,推动高校和试点县建立长期结对服务机制。


  肩负起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光荣使命

  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 李强

  李强作交流发言。中国文明网 贺子桓 摄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雷锋纪念馆,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参观雷锋生平和事迹展,发表关于学习雷锋的重要讲话。一年来,我们聚焦打造“三个一”的工作目标,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守正创新,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生动实践。

  一、高举一面伟大的思想旗帜。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精心改版馆内展陈设计,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全过程,设立独立展区,集中展示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学习雷锋的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图片,将总书记对学雷锋活动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殷切嘱托展示出来、传递出去。专门制作《信仰的力量》《嘱托》等专题片,大力宣传总书记关于学习雷锋的系列指示精神,展现学雷锋活动新气象、新作为、新进展。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先后举办全国雷锋精神主题展馆暨全国创建雷锋学校研学会议、全国部分高校“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等系列活动,走进全国17个省(市、区)50余家企事业单位宣讲300余场,受众达30多万人次。

  二、打造一本温暖人心的生动教材。我们充分发挥雷锋墓、雷锋纪念碑、雷锋事迹陈列馆等丰富的雷锋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主题教育课程,策划设计了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雷锋初心参观路线等党性教育项目,联合辽宁大学等多所高校办好思政课“第二课堂”,举办“雷锋讲坛”“雷锋日记朗读会”等特色活动,建设雷锋书屋、青少年研学课堂等学雷锋阵地,增设雷锋大数据互动展示平台、智能讲解等信息化系统,做到主题活动有仪式感、讲解展览有触动感、宣讲教育有振奋感、学习心得有获得感。雷锋纪念馆被网友誉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成为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基地,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余人次。

  三、树起一座散发光芒的精神灯塔。我们聚焦用功深耕雷锋文化,用情弘扬雷锋精神,用心培育雷锋传人,积极拓宽办馆思路,打造“行进中的雷锋纪念馆”,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广为撒播。成立7支由雷锋亲历者、大学生、青少年等组成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亲历者讲述雷锋事迹”等志愿服务品牌,一年多来讲解300余场。开通雷锋纪念馆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官方账号,举办讲解员抖音挑战赛,微博话题“见贤思齐遍地雷锋”阅读量超过8500万,打造网上传播高地。加强资源共享,成立全国“雷”字号单位大联盟,发布《“学雷锋、育新人”抚顺宣言》,在宁夏银川建立雷锋纪念馆流动展馆,与河北雄安新区、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等30多家单位共建共育学雷锋基地,走进8个省市举办“永恒的丰碑”——雷锋精神专题展等展览活动,观众达100万人次,让雷锋故事有更多人会讲、更多人爱听。


  弘扬雷锋精神 努力为人民谋幸福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公路业务主管、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 郭明义

  郭明义作交流发言。中国文明网 贺子桓 摄

  1958年11月15日,雷锋从湖南望城来到鞍钢,并将名字从雷正兴改为雷锋。在鞍钢工作的423天里,他不仅书写了闪光的履历,更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66年来,学雷锋活动在辽宁在鞍钢接力传承、历久弥新,更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我心中深深扎根。多年来,我始终把弘扬雷锋精神、努力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爱心团队回信和视察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以下3个方面学习思考践行感悟。

  一、牢记初心使命,增强终身学雷锋的思想自觉。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把力,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立志终身学雷锋的志愿者,就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时刻对照雷锋精神的高度去检视自我、提升自我,多做好事、多办实事。为人民谋幸福,不是喊口号、表决心,而是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成为一种习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让雷锋精神融入我们的血脉中,成为我们代代相传、发自内心的思想自觉。

  二、注重示范带动,增强终身学雷锋的责任自觉。我在长期学雷锋活动中深知,许多人都有意愿,但缺少身边人的宣传带动引领,不知道怎么做。为此,我开始发起成立爱心团队,从最初的几十人、上百人,发展到今天遍布全国的1400多个分队、230多万名志愿者。自爱心团队成立以来,我们发起过2000多次爱心捐款、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等活动。我身边的普通鞍钢工人,只要身体允许的,100%都参加过献血。他们说,老郭,没有你带头献,我们也不知道献血这么有用啊。我们要争做榜样,示范引领,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全社会的人,让学习雷锋、向上向善、服务人民,成为全社会最主流的风尚。

  三、落细落小落实,增强终身学雷锋的行动自觉。学习雷锋,是我今生永恒的追求,更是每天要在行动中努力完成的任务。要立足岗位学雷锋。我每天联系的鞍钢矿业齐矿修路作业区党支部班子身先士卒,勇担重任,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成为鞍钢、鞍山市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样板。要精准帮扶学雷锋。家住辽宁阜新市偏远山区的农民宋爽今年30岁,14岁时患上严重类风湿,2014年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今年初,我发动爱心团队为她捐款12万元,使她顺利做了手术。

  要努力把学雷锋活动更多地引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围绕精准扶贫、污染防治等任务来开展。2015年至今,在辽宁省委宣传部、鞍钢党委的支持下,我们已帮扶完成20多个省市区5000多户国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的脱贫任务,捐款近2800万元。


  扎实推进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创新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31699部队雷锋班班长 张阳

  张阳作交流发言。中国文明网 贺子桓 摄

  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高度契合、一脉相承,学雷锋和志愿服务高度融合、相辅相成。进入新时代,深入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学雷锋和志愿服务贵在出于自觉,切实变“要求”为“追求”。我们感到,应当充分发挥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的特殊教育功效,让其走进院校思政课堂、融入学生第二课堂,在青年一代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抢先抓早地培塑投身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在这方面,我部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去年以来,我们结合贯彻落实习总书记“9·28”视察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精准扶贫工作,定点援建了临沂莒南和抚顺清原两所“雷锋小学”,通过发挥我们学雷锋共建资源优势,帮助学校引入雷锋文化、拓宽教育渠道、提升办学水平,聚力打造“区域示范、地区重点”的雷锋学校,从娃娃抓起培养了一批树立远大理想、承继红色血脉、肩负时代担当的“少年雷锋”。

  二、学雷锋和志愿服务重在与时俱进,切实变“高尚”为“风尚”。我们感到,应该更加搞好创新,更加注重融入新理念、运用新手段、打造新品牌,特别是要借力用好“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多组织开展网上募捐、支教、科普和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等公益活动,确保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始终与现实对接、与时代接轨,使这一优良传统成为引领时代发展进步的新风尚。这几年,雷锋班在原有“旧三件宝”(节约箱、理发箱和修鞋机)的基础上,紧跟网络时代发展创新推出“新三件宝”(善淘箱、数字化大礼包和学雷锋微信公众号),特别是围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9·28”视察讲话精神,依托“互联网+”力量先后倡议发起“微锋助学”“锋蜜行动”和“爱心书屋”等学雷锋活动,还借助与北大团委共建共育优势吸引地方高校志愿服务团体热情参与,有效扩大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三、学雷锋和志愿服务难在持之以恒,切实变“动态”为“常态”。我们感到,应当研究建立领导协调、军地互通、表彰激励等一整套细致完备的制度机制,从法制和政策层面多措并举给予支持保障,不断推动学雷锋和志愿服务长久不衰、永葆活力。围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9·28”视察讲话精神,我部坚持用正向激励牵引带动学雷锋行动,为每名官兵建立了储存爱心的“雷锋精神银行”,将官兵每次学雷锋情况都存入“雷锋精神存折”,依据官兵个人“雷锋精神银行”记录和工作业绩,结合“3·5”学雷锋日评选表彰一批学雷锋先进单位和标兵个人,并且对受表彰对象实行“三有四优先”政策,即广播有声、展板有像、旅史有名,立功、入党、提干、选晋优先,在全旅形成了“学雷锋光荣、学雷锋有为”的鲜明导向。


  志愿服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大有可为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 张翼

  张翼作交流发言。中国文明网 贺子桓 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广阔舞台。志愿服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一是志愿服务有助于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志愿服务作为自主、自愿的组织化公益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在动员社会力量方面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为广大群众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公共生活提供了重要渠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人们不断提高对公共生活的了解和关注,增强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或团队,有利于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二是志愿服务有助于优化政府治理体系。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组织能够协同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在政府公共服务难以覆盖、市场失灵的领域,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的特殊优势,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成为优化政府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

  三是志愿服务有助于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志愿精神强调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发展要求,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人们每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在实践中感知、领悟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志愿精神,健全志愿服务体系,能够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

  四是志愿服务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志愿服务组织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做出有针对性的反应。志愿服务不仅创新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而且可以提供特色化、人性化的社会服务,不断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在助老、助残、助医、助教、助贫、助孤、助困、救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