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宜阳县:艾草香里织就“富民被”

2025-11-17 10:38 来源: 洛阳文明网

  工人赶制艾绒被

  立冬过后,洛阳市宜阳县董王庄镇姚村村的田间地头渐渐安静下来,农事基本结束,鲜能见到人影。在位于村南面山坡上的洛阳惠民药业有限公司艾制品加工车间里,却是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绗绣机、缝纫机运转不停,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设备,赶制一批艾绒被,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艾草香气。

  11月10日上午,公司负责人乔亭刚送走一批前来考察的客户,又匆匆转身返回车间,查看生产进度。这批4000条艾绒被是北京客户定制的,乔亭仔细检查被子的走线和做工,满意地点了点头:“客户要求高,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

  提起创业历程,乔亭侃侃而谈。此前,他从事了20多年成品药生意,积累了丰富的中药材加工经验。2016年,他在宜阳老家承包土地,种植艾草等中药材。

  姚村村地处丘陵地区,位置偏僻,资源有限,村民以往多靠天吃饭。然而,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孕育出的艾草植株高大、叶子鲜嫩、气味浓郁。看中了艾草耐旱、易管理的特点,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乔亭一口气流转了400亩土地发展艾草种植。

  到了收获时节,艾草不愁销路。艾草被收割后捆成捆儿,销往南阳一家艾制品加工企业。可是,这种销售模式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经过多方考察学习,乔亭决定延长产业链,将发展重心转向艾草深加工领域。

  很快,一座占地30亩的艾制品加工车间建成,乔亭又添置了设备,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铺展在眼前。经过多年发展,他逐步构建起以艾条、艾绒、艾绒被、艾枕等20多种产品为主的养生家纺产业链。

  “自己富不算富。”乔亭说,每到旺季,加工厂能为村民提供上百个临时岗位,长期在厂务工的村民有40多名,闲置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他还带动上百户农户种植艾草,并以高价收购来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

  如今,乔亭为自己的艾制品申请注册了商标,并凭借良好的口碑收获大量回头客。不久前,他与广州一名主播签订艾绒被推广合同,若合作顺利,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带动销售。

  董王庄镇艾草种植面积现已稳定在1.8万亩,年产艾草2万吨,成功推动小艾草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乔亭说,下一步,他准备扩大艾草种植面积,升级深加工生产线,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