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撬动大治理

2025-11-06 08:44 来源: 河南日报

  南乐县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列为“书记工程”,通过“招录+划转”并行模式充实力量,实现17个社区工作者全员达标配齐。

  网格员正在和反映问题的群众沟通。

  濮阳市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走进濮阳东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濮阳县组织“李连成式”党支部书记到新乡市、焦作市观摩培训。

  “刚在‘华易办’上拍了张小区断枝的照片,网格员半小时就带着人来清理了,这效率真是高!”11月5日,濮阳市华龙区绿洲风景小区居民刘大爷的一条家庭群消息,成了濮阳基层治理“数字赋能”的鲜活注脚。

  眼下,濮阳市正以《精细建立网格体系精准推进共建共治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行动方案》为纲领,紧扣省委“五基四化”部署,按下基层治理升级“快进键”——明确2025年9月底前完成基础建设、12月底前规范运行、2026年6月底前常态长效的“三步走”目标,从城市社区的“红色物业”破解停车难、到农村网格的“铁脚板”排查隐患,再到跨省边界的“联调机制”化解纠纷,一场覆盖城乡、直抵末梢的治理变革正在龙都大地铺开。

  1

  队伍强基锻造治理“领头雁”集群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濮阳市深谙此道,将建强骨干队伍作为破题之举,通过精准培育、梯队建设,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基层治理铁军。

  在濮阳县,以全国人大代表、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这一典型为标杆,创新推出“全员覆盖培训、精准筛选提级、深化导师帮带”三步走培育模式。依托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的独特资源,开设“连成书记面对面”交流环节,每年对全县989名村党支部书记开展2轮次以上系统性培训。从150名重点培养对象中脱颖而出的12名“李连成式”党支部书记,带着“甘于吃亏、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初步形成“1+12+N”的雁阵培育格局。

  南乐县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列为“书记工程”,通过“招录+划转”并行模式充实59名新生力量,实现17个社区工作者全员达标配齐。8月的首期网格员培训班上,市县专家倾囊相授,让新任网格员快速掌握政策解读、矛盾调解、平台操作等实战技能,为网格化治理注入专业活力。濮阳经开区王助镇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培育“五星”支部书记2名,储备的76名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平均年龄40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70%,年轻血液的注入,让基层治理焕发生机。

  2

  网格织密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以前小区停车难、设施旧,反映问题没人管;现在网格员天天转,大事小情都能及时办。”华龙区瑞景社区居民王大妈的感慨,道出了网格化治理带来的新变化。濮阳市以“网格重塑、力量重组、机制重构”为抓手,让网格成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服务群众的“最前哨”。

  在城市,濮阳市对现有社区进行优化调整,将市城区241个社区拆分合并为248个,县城区51个社区扩充至89个,按300—500户标准划分城市社区网格1661个。华龙区科学划分城乡网格1305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3265名,将67项基层治理任务整合至网格,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镇”。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社区创新“135”工作法,将流动人口、经营主体一体编入8个网格,通过“红色党员、黄色居民、蓝色租户”的三色分类治理,让1.1万人的社区实现23年无上访、无刑事案件。

  在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划分农村网格14188个,针对城中村、黄河滩区迁建社区等特殊区域量身定制治理方案。南乐县福堪镇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网格员”四级联动网格,绘制41个行政村全域要素图,将重点人群等数据精准嵌入,让边界乡镇治理告别“盲区”。

  专属网格的设立则破解了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区域的“孤岛效应”,全市603个专属网格让治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个角落。

  3

  数字赋能激活治理“智慧密码”

  “手指一点,诉求直达;平台派单,部门响应。”如今在华龙区,“华易办”小程序已成为群众离不开的“掌上管家”。濮阳市以数字技术为翼,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型”向“智能型”转变,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华龙区统筹整合9大数字平台,接入公共视频6963路,录入人口信息50余万条,构建“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考核评价”全流程闭环模式。自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处置各类民生诉求4090件,办结率达98.2%。南乐县加速推进智能化治理平台2.0版建设,新增“一键督办”功能,实现对网格事项全流程督查监管,待平台完善后将与市级平台联通对接,实现数据融合共享。

  市社会治理指挥调度中心的实体化运作,让“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落地见效。通过整合“12345”热线、“i濮阳”等数据资源,实现统一信息收集、统一分发调度、统一协同处置。基层网格员按照“每日入户、两周覆盖”要求走访排查,将发现的问题通过手机应用上报平台;平台精准派单后,由相关部门限时处置,形成“网格上报—平台派单—协同处置—评价反馈”的工作闭环,让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

  4

  跨界联动破解边界“治理难题”

  “一脚踏三省,鸡鸣闻三县”的豫鲁冀交界处,曾因行政区划壁垒导致跨界纠纷化解难。南乐县主动破冰,联合河北省大名县,山东省莘县、冠县,创新推出情感联谊、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机制联建的“五联”模式,彻底扭转了“涉边矛盾乱哄哄”的被动局面。

  四县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每年召开县级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乡镇对接会,分析研判矛盾趋向;成立跨省联合巡回调解室,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打通“援调对接”通道。今年以来,共排查调解各类边界矛盾纠纷92件,调解率和成功率均达98%以上,防止民转刑案件6起。公安系统互发协查信息260余条,侦破跨省刑事案件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人。边界乡镇还通过产业联动,带动冀鲁两地6000余名群众来南乐务工经商,让省界“三不管”变成了经济繁荣、百姓安居的“金不换”。

  5

  民生为本绘就幸福“实景画”

  基层治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笑脸上。濮阳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物业治理、社区经济、农事服务等方面发力,让治理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华龙区以“红色物业”为支点,推动社区“两委”成员与业委会、物业企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三方联动”议事机制。今年以来,通过426次联席会议解决停车难、环境整治等问题926件,创新推行5种治理模式,让661个小区告别失管弃管。在发展社区经济方面,华龙区探索出市集经济、信托物业、合作经济、线上线下融合四种模式,35家社区社会企业实现营收100余万元,收益全部反哺居民。

  “三秋”时节,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台前县的党组织成为粮食安全的“守护者”。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组织党员互助组、志愿服务队帮扶困难农户,协调公共场地解决晒粮难问题;台前县成立11支农业技术专家服务队,实行“分片包联”,调配履带式收割机破解积水地块收割难题,统筹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筑牢秸秆禁烧防线,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从濮阳县的“雁阵培育”到华龙区的“智慧治理”,从南乐县的“跨省联调”到西街关社区的“富民善治”,濮阳市以党建为魂、以网格为基、以科技为翼、以民生为本,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如今的龙都大地,基层组织更强了,治理效能更高了,群众笑容更多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濮阳市将继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筑牢坚实的基层根基,让党建红在基层治理的沃土上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