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蝶变撬动治理升级——焦作市“清洁家园”行动掠影
2025-10-29 10:03 来源: 焦作文明网
10月22日,山阳区艺新街道五号院小区,72岁的张桂兰蹲在楼院新清理出的空地边,给刚栽下的月季浇水。“你看这墙根,以前堆的全是旧家具、破纸箱,现在清出来能摆三盆花。”阳光下,居民们搬着小马扎坐在阳光下笑着聊天。这场始于初秋的“清洁家园”行动,早已超越简单的“大扫除”,正以“环境蝶变”撬动城市治理升级,更在潜移默化中绘就全民共建共享的民生画卷。

9月8日,焦作市召开工作推进会,下发《关于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工作的通知》明确责任分工。同日,市文明办、爱卫中心、城管局联合发出倡议,“携手清洁家园”的号召迅速传遍各城区。
机关单位率先垂范,以“头雁效应”推动清洁行动从“突击整治”向“常态长效”转变。解放区机关大院的清晨,干部职工提着水桶、拿着抹布,从办公楼到停车场,连垃圾桶外侧都要擦干净。“以前是‘检查时突击扫,检查后又反弹’,现在我们建立了‘周清洁、月评比’机制,每个科室包片负责,卫生状况直接和绩效考核挂钩。”解放区机关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全区4个重点机关院落实现“零死角”保洁,带动27家事业单位形成“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常态。马村区27家机关单位将责任细化到“每一扇窗、每一级台阶”,电梯轿厢每日消毒、绿化带每周修剪成为制度;教育系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学生带动家庭参与清洁,校园周边200米内“无垃圾、无占道”成为常态;医疗系统推行“病房保洁清单制”,连病历车的滚轮都定期消毒。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单位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从“临时突击”到“常态保持”的转变,让城市的“面子”更净,“里子”更实。

机关单位的示范引领,正推动清洁行动从“点上突破”向“面上拓展”,昔日的“脏乱死角”如今成了民生“幸福角”。高新区李万街道的新建小游园里,居民李建国指着眼前的绿植、滑梯和健身器材说:“现在这成了‘口袋公园’,孩子可以天天来这儿玩滑梯!”连日来,我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痛点,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8449处;园林绿化中心累计清运枯枝落叶2035车,补植补种绿地18.1万平方米;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等公园景区的“绿肺”功能持续增强。
环境的蝶变,离不开全民力量的汇聚。“以前觉得清洁是‘政府的事’,现在看见地上有片纸都忍不住捡起来!”市民赵小娟的转变,是焦作市民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缩影。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260余个社区建立“清洁家园微信群”,网格员实时发布清洁任务,居民“线上报名、线下行动”,累计超10万人次参与志愿清洁。山阳区艺新街道的“红马甲”队伍里,既有退休教师,也有上班族。农村地区同样火热,中站区龙翔街道桑园村的党员干部带领村民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将昔日“柴草堆”变成“小菜园”。
清洁行动的深层意义,更在于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前清理卫生死角,得靠‘运动式’整治,现在市民发现死角拍张照片上传,24小时内就有部门认领处理。”市城管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洁家园”行动开展以来,我市不仅收获了“干净的街道”,更通过整合城管、街道、社区数据,建立“卫生死角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从“被动清理”到“主动发现”,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敏锐了。
从机关到社区,从干部到群众,焦作“清洁家园”行动不仅擦亮了城市“面子”,更温暖了群众“里子”。这场跨越秋日的民生实践,正以“环境净”促进“民心齐”,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让“清爽家园”的画卷在怀川大地徐徐铺展,成为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