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社区书记”郑俊飞:直播带火农产品
2025-10-23 10:29 来源: 洛阳文明网
10月20日,清晨的光亮刚洒进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下徐马社区的突尼斯软籽石榴园,社区支部书记郑俊飞已支好手机支架。
镜头前,郑俊飞捧着颗饱满的石榴轻轻掰开,红玛瑙似的籽儿露出来,笑着招呼:“家人们看仔细,这是乡亲们蹲在地里一棵棵管出来的,籽软得不用吐,甜到心里头!”

这熟练的直播场景,在一年前想都不敢想。那会儿,社区500多亩软籽石榴迎来丰收,可商贩的收购价压到了每斤两块多,不少果子挂在枝头慢慢烂掉;老手艺人们熬的土蜂蜜、漏的手工粉条,只能在镇集市的角落里低价叫卖。“不能让乡亲们的汗水白流!”郑俊飞想起村民蹲在田埂上叹气的模样,狠狠拍了桌子——他要揣着手机,当村里第一个“吃螃蟹”搞直播的人。
首播的时候,郑俊飞紧张得手心直冒汗。镜头里的他盯着提前写好的稿子念,话都说不连贯,直播间里稀稀拉拉只有5个人,其中3个还是隔壁村的村干部。成交的几单,也多是亲友捧场的“人情单”。“难不难?难!可我是村支书,得给大伙趟出路。”郑俊飞没打退堂鼓,翻遍了电商运营手册,把直播话术写得比工作报告还密;听说有电商培训课,他专程跑出去学,回来就对着镜子练表情、顺流程。
慢慢地,直播间变了样。郑俊飞不再照本宣科,而是带着镜头进田间——让网友看小米从播种到抽穗的全过程,看土鸡在林子里啄食,连包装农产品时的细节都拍给大家看。“咱卖的是实在,得让消费者信得过。”凭着这份真诚,订单渐渐多了起来。如今,社区单年销售农产品超50万元,带动联农销售突破100万元,村民手里的土货再也不愁卖,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
直播打开的不只是销路,更激活了乡村的“一池春水”。郑俊飞带着村民搞起深加工,小米酥、红薯干成了直播间的“爆款”;今年又盘活30多亩撂荒地,种上特色菊花,预计村集体能增收30万元,他的抖音粉丝也增长到超5万人。见此前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陆续回来了,李喜明就是其中一个,如今他帮着剪直播视频,还跟着学菊花种植:“以前觉得农村没奔头,现在回来能挣钱、能照顾爸妈,值!”
“这‘新农活’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全村人的希望。”郑俊飞常这样说,他搞直播的初衷很简单——一方面想帮乡亲们打通“山货出山”的通道,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另一方面,也想探索“党建+电商”的新模式,让乡村有活力,让老村子重焕生机。

如今的下徐马社区,直播间的灯光常常亮到傍晚,田间地头的笑声比以前更响了。那一方小小的屏幕,不仅卖出了农产品,更探出了一条偏远乡村的振兴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