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文化资源“遍地开花” 群众生活“有滋有味”

2025-10-20 10:47 来源: 周口文明网

  孩子们在市博物馆参加“刷活《千字文》”活动。

  好书分享会现场。

  民族交响音乐会现场。

  周五晚上,到周口人民会堂看“周末公益剧场”文艺演出;下班后,去“艺周到”市民夜校学习咖啡制作;周末,去周口市图书馆参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十四五”期间,周口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

  文化供给有品质有温度

  周五,当城市夜色渐浓,位于周口市中心城区五一路北段的周口人民会堂门口,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如潮水般涌来。会堂内,“周末公益剧场”19时准时开演,戏曲、歌舞、杂技等节目轮番上演。灯光映着观众的笑脸,笑声与掌声交织成温暖的夜曲。

  “周末公益剧场”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质、综艺形式、签约化演出、社会化投入、品牌化发展”的创新思路,17年来,推出不同主题演出1117场、节目1万余个,覆盖观众600余万人次,培育民间文艺团队380支、文化志愿者2000余人,从“室内剧场”拓展到“四进”基层,让群众从“有戏看”升级到“看好戏”,“周末公益剧场”为基层文化生态注入了活力。

  周五晚上去看“周末公益剧场”演出,周六晚上去“艺周到”市民夜校上课,从传统文化、非遗技艺到生活美学、时尚艺术,课程丰富好玩,老中青三代人都能找到“心头好”。“艺周到”市民夜校采取延时错时开放、优化课程体系、引入社会资源等措施,与群众陶冶情操、展示自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形成了“同频共振”。

  周口文昌万达4楼的一家咖啡店是“艺周到”市民夜校的教学点,小学教师周丹丹在此学习咖啡制作。学习结束后,她对记者说:“工作之余,总想学点有趣的知识,这里像一片‘精神自留地’,让我暂时跳出‘教师’的身份,做回纯粹的学生。”

  “手臂上举,用腹部发力才能使气息充沛、音色更饱满……”在市文化馆的戏曲教室里,戏曲教师李香认真地为学员们讲解豫剧演唱要领。“政府提供了好的平台,对大家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提升机会。”李香说。

  据介绍,“艺周到”市民夜校特地邀请了省、市文艺界专家作为艺术顾问,同时还邀请省(市)专业艺术院团、大学艺术专业的优秀教师作为授课老师,全力为年轻人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文化空间有颜值有内涵

  位于七一路和五一路交叉口以北的周口市新华书店,于2024年完成升级改造。书店内,柔和的灯光洒在书架上,营造出温馨静谧的氛围;木质书架与装饰线条相得益彰,散发着自然质朴的气息。

  文化空间有颜值、有内涵,文化活动更精彩。周末,该书店一楼的“名家面对面”好书分享会和二楼的“智慧岛”儿童绘本课吸引大批读者参与。

  “‘名家面对面’好书分享会以‘名家访谈+读者互动+亲签留念’为核心模式,覆盖散文、诗歌、小说等多个领域,吸引不同年龄层读者参与。”周口市新华书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活动举办以来,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次。

  大的公共文化空间端庄朴素,小的文化空间精致温暖。

  “十四五”以来,周口市建设47座城市书房,重新挂牌、改造36座“道德书屋”,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高颜值、强设计感和丰富的内容,成为老百姓身边的“文化小客厅”。

  在七一路和文明路交叉口西南角,有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道德书屋”,它是川汇区七一路街道七一社区居民张美玲的常去之地。“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道德书屋’小而美,书籍种类丰富、内容实用。”张美玲说,退休之后,她经常光顾“道德书屋”。在这里,她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大家一起读书、一起锻炼身体,生活过得很充实。

  公共文化活动更优质、覆盖面更广

  节假日,许多市民选择避开出游高峰,进博物馆参观文物,去美术馆欣赏画展,到图书馆参加读书活动,既开阔了眼界,又学到了知识,不亦乐乎。

  在周口市博物馆,“刷活《千字文》”“天‘夏’粮仓”“寻宝行动”“小讲解员培训”……每次体验活动的现场都是人气爆棚。

  “我们几乎每个节假日都会去一趟博物馆,省内的博物馆几乎被我们跑遍了!”今年国庆假期,张玥正带着孩子到市博物馆参观,她笑着说:“在博物馆里亲眼见到书中的文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新鲜的学习方式。”

  今年,周口市美术馆举办的“翰墨润中原——周口市书法大赛作品展”“书韵铸魂 铭记历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周口市书法作品展”“2025周口市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项目‘荷韵清风’周口荷花瓷艺术展”等展览,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近年来,周口市图书馆打造的“少年领读人大赛”“好书周推荐”“光影阅读”“书香传统节日系列读书活动”等品牌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参与读者涵盖教师、学生、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外卖小哥等群体。不仅如此,周口市图书馆还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目前,该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数字内容资源,包括28万册电子读物、3000部有声读物、6000部动漫视频以及113种电子期刊等,为市民提供了便捷、多元的阅读体验。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要,以更丰富的文化活动、更高品质的文化供给,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周口,向着“十五五”再出发!

  ■记者手记

  文化既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又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没有文化幸福感,就没有高品质生活。

  周口市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快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硬件设施,积极推动文化资源下沉,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同时,加强数字化建设,搭建线上文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周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