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免费休闲空间织就幸福日常 烟火气里藏着城市温度
2025-09-16 10:44 来源: 周口文明网

市民在周口人民公园锻炼身体

大小读者在书店内专注阅读
晨光里的公园步道上跃动着矫健的身影,午后的城市书房里静淌着墨香,暮色中的滨河岸边回荡着悠扬戏腔……如今的周口,从大型公园到街角绿地,从文化场馆到城市书房,一个个免费开放的休闲空间如珍珠般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串联起市民清晨到日暮的惬意时光。这些无需付费的“幸福驿站”,不仅填满了市民的闲暇生活,更藏着城市发展的民生温度,让“家门口的快乐”成为寻常日子里的常态。
公园绿地里的“健康生活图鉴”
清晨,周口中心城区沙颍河两岸的健身步道上传来轻快的脚步声。市民王先生戴着运动手环,正和他的“运动搭子”沿着河岸慢跑:“以前我想锻炼得跑很远,现在家门口的风景越来越美丽,我就在附近的塑胶步道上运动,跑完还能在健身区拉伸,舒服!”记者在现场看到,步道旁的空地上,20多位市民跟着领舞的大姐跳着广场舞,音乐节奏明快;不远处的儿童游乐区,几位家长正陪着孩子玩滑梯,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
除了沙颍河两岸,中心城区各个街角的“口袋公园”也成了市民就近休闲的“宝藏地”。位于黄河路与汉阳路交叉口的“口袋公园”,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绿植景观一应俱全。“中午下班路过这儿,坐十分钟晒晒太阳,下午上班有精神。”在附近上班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这个街角的小公园成了周边不少上班族和居民的“休闲驿站”。
傍晚时分,周口人民公园的热闹更甚。篮球场上,年轻人组队打比赛,场外不时响起喝彩声;乒乓球台前,爱好者们手握球拍来回对攻,小球在球网间飞速穿梭,清脆的“乒乓”声此起彼伏;荷花池旁的亭子里,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下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间战况激烈,尽显博弈的乐趣。
文化空间里的“全民充电时光”
8时,位于川汇区文化广场的城市书房刚开门,就迎来了不少读者。书架前,市民张女士正在认真看书:“我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这里环境安静,学习效率特别高。”记者注意到,书房里宽敞明亮,每张书桌都配有几把椅子,读者轻声翻阅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除了城市书房,市图书馆和市新华书店也成了不少市民“充电”的热门选择。在市图书馆一楼的阅览室,退休教师刘女士正戴着老花镜阅读:“我每天都来,看看新闻、读读文学类书籍,日子过得很充实。”据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为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里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和亲子阅读活动,吸引了不少家庭参与,让图书馆成为承载市民精神生活的温暖空间。
市新华书店的儿童阅读区更是人气爆棚。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有的坐在地板上给孩子讲绘本,有的陪着孩子参加书店组织的手工活动。“以前带孩子出去玩花销很大,现在来书店,既能让孩子感受读书氛围,还能免费参加活动,特别好。”市民赵女士笑着说,书店里的学习资源丰富,可翻阅的图书种类繁多,灯光、休息座椅等设施都让她觉得很贴心。
街头巷尾的传统与烟火交融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夜晚,在八一大道桥北头,悠扬的豫剧唱段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65岁的市民陈女士是戏曲爱好者,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和票友们来这儿:“大家凑在一起唱戏,不仅自己开心,还能给路过的市民带来快乐。”记者看到,围观的市民里,有跟着哼唱的老人,也有举着手机录像的小孩子,不时有人鼓掌叫好。
今年以来,申凤梅艺术中心也举办了多场免费的越调演出。舞台上,演员们身着戏服、唱腔圆润,台下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喝彩声。“我是越调迷,只要有免费演出,我肯定来。”市民孙大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想看专业演出得花钱买票,现在这里经常办免费演出,让我们这些老戏迷过足了瘾。”
从公园的活力四射到书房的墨香四溢,再到文化场所的戏音绕梁,我市的免费休闲好去处,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空间,更承载着城市的温度与文化底蕴。随着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市民在这些“好去处”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