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米高桥这一跳,豪气干云
2025-09-15 11:53 来源: 河南日报
“每个‘河南好人’的身后,都有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都有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
“从18米高的桥上跳下去救人,你害怕吗?”面对记者和众人的询问,躺在病床上的黄超憨憨一笑:“那时就想着赶紧救人了,一秒都不敢耽误。”
9月6日15时许,黄超途经息县渡淮大桥,看到一名女子正在桥下湍急的河水中拼命挣扎。黄超来不及脱掉衣服,没有丝毫犹豫,迅速翻过大桥栏杆跳了下去。忍着水面撞击的剧痛,黄超抓住从桥上扔下的救生圈,奋力游向落水女子,然后让女子紧紧抓住救生圈。与此同时,市民曹永生在岸边找到一艘小船,划向黄超和落水女子。小船靠岸后,众人合力将落水女子送上等候在此的120救护车。所幸获救及时,经医生诊断,落水女子并无大碍。
数据显示,息县渡淮大桥的桥面与水面垂直距离达18米,相当于6层楼的高度。当前正值淮河汛期,水流湍急、水文复杂。如果不是黄超、曹永生及时施救,落水者后果不堪设想。18米高,展现出救援的难度,丈量出英雄的高度。没经过专业训练的高空跳水,入水瞬间的巨大冲击力会导致人眩晕,甚至会引发溺亡事故。
黄超的那一跳,惊心动魄豪气干云。事后提及此事,这个纯朴的河南汉子只是淡淡一笑:“我要不去救,落水者没了,我会后悔一辈子。”黄超的这句话,让人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仁者爱人,那些崇高的理想,往往就体现在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
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三位河南老乡受到表彰。徒手扒煤堆救人、冲进车祸现场、智斗小偷……10多年来,陈锋8次挺身救人,4次因此受伤,他却说,这些都不是什么壮举,只是“该做的事”。歹徒持刀行凶,杨松璞两次挺身阻拦,身中七刀仍坚持搏斗,最终与群众合力制伏歹徒。有人问杨松璞,有没有想过自己会受伤,他说:“想啥呀!根本来不及想,人命关天!”登顶珠峰在即,范江涛发现一名濒临死亡的女性登山者,他放弃登顶冒险救助被困者脱离险境。事后,范江涛表示:“登顶可以再来,人命就这一回啊!”
每个“河南好人”的身后,都有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都有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他们的事迹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面对外界的赞美与奖励,他们总是轻描淡写地表示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这与其说是措辞谦虚,不如说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本能反应——因为关爱别人,他们毫不犹豫地在别人陷入危难时挺身而出。
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人物相比,润物无声的凡人善举更能给人以温暖和启迪。因为爱心不仅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可以复制的。置身“陌生人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关怀越来越不可或缺,而那些素昧平生的热心人,总是更容易让人感到欣慰、产生共鸣。每一个奋不顾身的平民英雄,每一个润物无声的凡人善举,都能让人看到“仁以为己任”的朴素理想,感受到那种直抵人心的坚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