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宁陵县:一场由“持证红娘”引领的婚俗变革样本

2025-09-12 13:34 来源: 商丘文明网

  在商丘市宁陵县城郊乡胡三庄卫生室,58岁的赵天芳除了村医这个角色,还有个响当当的头衔——义务红娘。

  打开一个手提包,赵天芳在里面放着三样“法宝”:《移风易俗倡议书》、彩礼限高明白卡、红白事简办清单。“十年前说媒先问彩礼数,如今先问创业志。”她笑着介绍,去年撮合的10多对新人中,8对用省下的彩礼钱参加了电商培训或创业经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30年来,这位义务红娘牵线数百对,从不索取“媒钱”,赵天芳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要钱、只认缘”。

  赵天芳身后,271名持证红娘正活跃在梨乡宁陵城乡,成为深化移风易俗这场静水深流的关键力量。

  制度筑基:三级联动织密治理网

  “移风易俗不是软任务,而是乡村振兴的硬杠杠。”商丘市宁陵县主要领导的这句铿锵话语,深深刻在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心中。

  自2016年起,商丘市宁陵县率先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构建起严密的制度体系:党政双挂帅——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正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县乡村三级层层明确责任,2万余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划定婚丧事宜“红线”;村规民约全覆盖——全县364个行政村100%建立红白理事会,将“彩礼不超3万元、红宴每桌350元封顶”写入村规民约,执行情况纳入村级考核;监督刚性落地——纪检监察部门专项督查,13名违规大操大办公职人员被党纪处分,取消评先资格。

  在宁陵县城区的一家奶茶店,年近六旬的红娘何青梅正在整理着“姻缘笔记”。做兼职红娘10多年来,她撮合了上百对姻缘却分文不取:“以前说媒比彩礼高低,现在比谁家新人创业能力强。”

  文化浸润:新俗生根的乡土密码

  在商丘市宁陵县石桥镇“劝导队”的电动车上,一面红旗迎风招展。队长张山峰刚调解完一起彩礼纠纷,他感慨地说:“8年骑坏两辆电动车,嘴皮子磨了上万遍,劝下高额彩礼几十宗。”

  由退休教师、乡贤等组成的14支“劝导队”,正是宁陵县破解“因婚致困”难题的毛细血管、流动彩礼岗哨。据不完全统计,14支“劝导队”累计化解彩礼纠纷520余起。

  移风易俗之难,难在千年积习。宁陵的破题之道,是将文明新风吹进生活肌理。

  “全家福”凝聚乡情——106个村庄的巨幅全家福或挂在村史馆,或镶嵌在文化墙上。乔楼乡八里曹村老人任明义抚着照片感慨:“每次路过看看自己在哪,身边是谁,心里就涌起一股劲,咱得对得起这‘一家人’的体面。”

  村史馆唤醒根脉——38座村史馆陈列着《宁陵县村史》,记录着364个村庄的变迁。石桥镇孙迁村将旧俗陈规与新风故事对比展示,村民张传义指着展板说:“重殓厚葬的孝子被写进‘陋习警示栏’,厚养薄葬的反倒上了‘乡贤榜’,谁不想要真名声?”

  “道德超市”兑换文明——石桥镇孙迁村的“道德超市”里,村民用孝善积分兑换商品。全县创新推行文明积分制,参与移风易俗活动可累积积分,配套的孝善基金已汇聚7.8亿元,惠及2万余名老人。

  变革的韧性来自文化滋养,更在细微处流淌。宁陵县注重仪式革新,陆续举办的32场集体婚礼中,乔楼乡八里曹村姑娘吴媛媛彩礼3万多、婚后和老公李家乐积极创业的故事成为佳话。一场场集体婚礼在县相关部门主导下进行着,每次都有新意,或新人共栽一棵爱情树,或一起放飞爱情鸽,或共同举办中式婚礼,既浪漫庄重又节约喜庆,受到年轻人欢迎。

  长效深耕:从地方经验到国家样本

  2017年1月,商丘市移风易俗现场会在宁陵县召开,拉开了改革进阶的序幕。2021年4月,宁陵入选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其经验核心在于构建可持续机制。

  自治根基扎牢——红白理事会吸纳“三老一新”(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新乡贤)。华堡镇村民自创“婚丧事宜申报机制”,红白事先向理事会报告,实现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议闭环的村民自治。

  供需精准对接——迎宾公园建成“豫·简·爱婚礼公园”,集体婚礼与相亲角常态化开放。2023年举办的全县相亲大会上,271名红娘牵线的青年占报名总数七成,8年来32场集体婚礼中,红娘推荐的新人超八成。

  新风反哺经济——彩礼负担下降,释放创业能量。积极响应节俭办婚礼的马向阳、张玲玲夫妻,用省下的3.6万元支出开餐馆,年收入逾10万元;全县累计节省婚丧开支6000余万元,婚姻、彩礼纠纷类案件下降31%。

  成效数据见证蜕变。据宁陵县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全县婚宴标准下降60%,“低彩礼”比例达41%,“乡村光荣榜”累计评选9536人,群众满意度98.2%。

  从“天价彩礼多发地”到“全国改革样板”,宁陵县用十年探索出一条破立并举之路:以制度刚性刹住歪风,以文化柔性滋养新风,更以271名红娘为纽带,让政策温度直抵民心。当梨乡姑娘主动将彩礼从6.6万元、8.8万元降至3万元左右,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把婚宴钱改作创业金,当大家都将移风易俗树新风作为自觉行动,这些点滴微光汇聚的,正是乡村全面振兴最深厚的文明底气。

  正如2024年3月河南省社会事务培训班上,宁陵县的典型发言所述:“移风易俗的本质,是重建乡村价值坐标系。”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