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这个“零工驿站”,助力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2025-07-14 11:21 来源: 洛阳文明网
7月10日上午,在洛阳市涧西区天津路街道邻里中心二楼的实训教室里,李四辈正全神贯注地摆弄着手中的电路板。他小心翼翼地用电烙铁划过元器件,焊点瞬间精准成型。
“新能源充电桩模块对精密度要求高,在部队里学到的知识和磨炼的耐心派上了用场。”李四辈说。
今年34岁的李四辈是涧西区人,一名退役军人。今年6月中旬,天津路街道在区人社部门的指导下,以厂前一社区为试点,推出“零工驿站”项目。李四辈闻讯后报名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习新能源充电桩模块维修技术。他计划学成后先到企业工作几年积累经验,再自主创业,经营一家新能源充电站。
据介绍,“零工驿站”依托辖区居民宋海宾的技能培训学校和新能源充电桩生产企业,由天津路街道与其合作开设技能培训班,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学员学成后,可择优进入宋海宾的企业就业。
“我们合作很多年了,目前主推新能源充电桩模块维修技能培训。”天津路街道社保所负责人介绍,街道与宋海宾此前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烘焙、家政等传统领域,尽管几年下来已培训了3000多人,但就业岗位有限。此外,过去街道的就业中介平台主要任务是发布用工信息和提供技能培训,至于学员能否顺利就业则无法保障。
“零工驿站”项目改变了这一状况,升级为“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引导就业”的闭环服务模式。“李四辈学成后将进入宋海宾的企业工作,是‘零工驿站’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刘辉表示,目前已有数十名厂前一社区居民和退役军人接受了新能源充电桩模块维修技术培训,未来他们将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之所以主推这项技能培训,主要是为了吸纳退役军人。”宋海宾说。他曾是一名边防军人,退役后回乡创业,从事校企培训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充电桩模块维修技术人员供不应求。如今,“零工驿站”项目的辐射效应已初步显现:短短20多天里,已接待居民咨询40余人次,开展2期培训班,首批促成3人就业。
负责人表示,除目前试点的厂前一社区外,街道还将向更多社区推广“零工驿站”。下一步,计划增设更多新兴技能培训项目,并联动更多企业共建“就业蓄水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