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大营镇吕家崖村以移风易俗为笔 绘就乡村文明新画卷
2025-07-03 09:48 来源: 三门峡文明网
近年来,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吕家崖村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服务大厅为红白事减负”文明新风品牌,探索以在移风易俗服务大厅村民自办宴席代替传统大摆宴席,有效破解农村宴席名目繁多、铺张浪费等难题,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制定村规民约,简化客事程序。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因地制宜修订约束条款和惩戒措施,强化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五会”制度作用的发挥,规范客事标准,简化待客方式,治丧费用大幅降低。每年为村民节省开支7万余元,防止了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的现象发生。
建设服务大厅,严控宴席标准。自筹20余万元资金建设了300平方米的移风易俗服务大厅,为村民操办红白事提供了便捷、实惠的场所。在客事标准方面,明确规定酒席不超过40桌,每桌花费不超260元,烟每盒不超10元,酒每瓶不超30元;这些规定既考虑到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又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现如今,移风易俗服务大厅不仅成为村民红白事的办事场地,更成为了移风易俗宣传的重要阵地。这一经验做法在河南日报、三门峡日报等媒体刊发。
创新“系列+”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文化合作社等平台,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横幅标语、墙体彩绘等多种宣传形式,全方位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在村庄主要道路设立“移风易俗文化墙”、组织村民创编锣鼓书说唱移风易俗、开设“移风易俗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在村民微信群发布移风易俗公益广告、情景短视频、倡议书等形式,“线上+线下”齐发力,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让村民接受移风易俗理念,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吕家崖村通过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等八类乡村光荣榜人物,树立先进典型,激发村民向善向上的内生动力。全村1055户村民院落前悬挂的星级牌,以及村内醒目的文明宣传栏,让文明之花在吕家崖村遍地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