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2025-05-20 09:42 来源: 南阳文明网

连日来,南阳市各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非遗体验与传承活动,让居民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南阳市文广旅局:博古今 文化遗产焕新彩

观特展、赏非遗、购文创……5月17日,由市文广旅局主办的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中宣传推介活动,在市汉画馆拉开帷幕。旅游推介、文创雅集、博物馆奇妙游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热情参与,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共享文博、文旅事业发展成果。

在当天的活动中,汉服舞蹈表演、汉乐团演奏、“着汉服·游汉画”NPC互动等,汉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文旅文创产品展示区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在非遗展区,惟妙惟肖的泥塑、技艺精湛的烙画、雕刻精美的邓瓷等非遗产品(作品),展现出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像这些烙画工艺品都是纯手工雕刻,非常精致……”在非遗烙画展示台前,工作人员正在向游客介绍产品。“现在这些文创产品都很受欢迎,我们也在结合南阳本土特色进行创新。”工作人员说。

以《凝刻——洛阳古墓博物馆馆藏拓片展》为主题的特展,吸引游客驻足。在市汉画馆设置的砖塑万象拓印体验区内,不少市民正在排队体验拓印技术的魅力。“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过拓印,今天第一次在现场感受,体验感很强。”市民王女士一家三口兴致勃勃地体验了汉画拓印。她说,这次活动让全家收获很多,趁着这个机会,要带着孩子好好参观一下汉画馆,感受汉文化的独特魅力。

卧龙区汉画社区:寻迹汉风古韵 感受文化魅力

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16日,南阳日报社“党媒帮忙团”栏目记者联合南阳市汉画馆,与20余名爱心志愿者一起走进卧龙区卧龙岗街道汉画社区,开展以“传递文博文化 了解汉代风韵”为主题的公益便民服务活动,吸引近200名市民热情参与。其中汉画拓印、投壶体验、汉服折纸、古装游园、爱心义诊等服务项目,深受市民欢迎。

在汉画拓印区,文保老师身着汉服,一边现场演示传统拓印技法,一边向市民讲解技巧。只见她熟练地刷墨、铺纸、轻敲,几分钟后,一张“舞乐百戏”汉画拓片清晰呈现,大家惊叹不已,纷纷跃跃欲试;汉服折纸活动吸引众多市民踊跃参与。社区居民王巧枝和朋友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手中的折纸跟着老师的示范不断变换形状。交领、右衽、裙裾……不一会儿工夫,各式汉服顺利完成。现场,“投壶”区不时传来喝彩声。市民张先生多次试投后,终于找到感觉,十箭投中六箭,“原来汉代的娱乐项目也大有学问,力气大小和弧度掌控全在细节。等节假日,要喊上亲戚朋友都来了解投壶文化,大家一较高下。”

活动现场,市汉画馆工作人员还贴心地为市民准备了各种款式的汉服免费试穿。大家身着汉服,穿行于汉画馆中,个个秒变“画中人”。“汉服一穿,庄重典雅的气质立马上身,背不由自主地挺直了,双手端于胸前,走路时也显得彬彬有礼了。”社区居民周新娟笑称,跟随身着古装的讲解员徜徉于汉画像石展厅中,一行人仿佛梦回汉代,来了次穿越奇妙游,这个活动实在是太赞了。

西峡县博物馆:让文博之光点亮生活

5月16日,西峡县博物馆走进南阳职业学院。校园里,图文展板如时光之窗,系统展示文保知识、馆藏珍品与西峡文保风貌;课堂中,工作人员化身文化使者,借助生动PPT,将千年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带同学们穿越时空对话古人。

打卡文牒记录青春与文博的相遇,山茱萸饰品传递自然与匠心的交融,共命鸟书签承载文化与创意的碰撞。同学们踊跃投身五福投壶的趣味竞技,沉浸于刘海戏金蟾招财纳福套圈的欢乐氛围,在非遗漆扇制作中触摸传统温度,于雕版木拓、古法拓印里感受技艺魅力。他们亲手创作“文化作品”,在一笔一画、一投一掷间,沉浸式领略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灵动。

桐柏县文广旅局:非遗走进乡村  文化滋养民心

5月14日上午,桐柏县文广旅局走进城郊乡尚楼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乡村活动。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省级非遗“桐柏渔鼓”表演精彩纷呈。演员们以明快节奏唱响《美丽桐柏我的家》,用独特艺术形式展现桐柏风光人情,唤起村民对家乡的深情共鸣;另一首《渔鼓颂党恩》紧扣乡村振兴主题,以朗朗上口的唱词讲述乡村巨变、描绘发展蓝图,赢得阵阵掌声。

在活动现场的展示区,桐柏皮影、剪纸、面塑三类非遗项目备受关注。面塑艺人巧手翻飞,把面团变成可爱动物、生动人物,引得村民赞叹;剪纸作品整齐陈列,吉祥图案尽显民间艺术魅力;非遗老师展示皮影道具,讲解雕刻工艺与色彩搭配,让村民领略皮影韵味,不少小朋友还围着询问制作和表演相关知识,现场热闹非常。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