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修武县:“1331”工作法助推移风易俗 工作落地落实
2025-05-19 09:28 来源: 焦作文明网
焦作市修武县以深入推进婚俗改革为抓手,通过健全“1”套保障机制、打造“3”支服务队伍、搭建“3”个婚恋平台、宣传“1”批正面典型,构建“1331”移风易俗工作模式,制定婚嫁新风“礼遇七条”激励措施,对彩礼金额、婚宴标准、随礼金额给出倡导性标准,真正让婚嫁新风成为群众自觉追求,持续培育文明婚嫁新风。
健全“1”套保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组建移风易俗工作专班,建立例会制度,常态化召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整合民政、文旅、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资源,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结合实际制定《修武县婚俗改革指导意见》,指导全县187个行政村把婚俗改革写入村规民约,明确彩礼婚礼婚宴执行标准,提倡婚事新办,遏制高价彩礼陋习。制定婚嫁新风“礼遇七条”,为“限高彩礼”家庭、“低彩礼”家庭以及“零彩礼”家庭适当提供证婚颁证、景区旅游、健康体检、交通出行、优先聘用、文艺送祝福、赠送书法家手写喜联等七项礼遇,激励带动更多家庭降低彩礼要求。
打造“3”支服务队伍,推动工作落实。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直接领导,深化群众自治,成立187支红白理事会队伍,明确要求各村红白理事会对红白事的操办做到事前报备、事中监管、事后评定。组建8支红娘志愿服务队,吸纳各村妇联主席、热心妇女在内的公益红娘共560名,建立红娘微信交流群加强信息共享,举办多种形式的单身男女交友活动,积极倡导劝导“低彩礼”“零彩礼”。成立177支文艺志愿服务队,在日常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的同时,免费为“低彩礼”结婚的新人送去文艺演出,积极创新编排移风易俗原创节目,自制短剧《婚嫁新风》、快板书《婚嫁新风得人心》多次在县各类文化演出活动中登台表演,加深了群众对移风易俗婚事简办的认识和认同。
搭建“3”个婚恋平台,深化服务创新。线上依托团市委开发的青年群体婚恋交友平台程序和红娘交流群,线下利用各村党建综合体,打造“相遇书吧”等相亲交友平台,方便广大农村单身青年交友联谊,工作开展以来共收集未婚青年信息1374条,促成交友100余对。依托大位村等“网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新时代结婚礼堂,为群众免费提供婚礼场地。搭建公益性“红娘工作室”,尽力打造婚恋交友、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感情疏导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引导广大青年和家庭树立“零彩礼”“低彩礼”婚事从简的婚恋观。
宣传“1”批正面典型,加强示范引导。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在修武融媒设置“移风易俗”专栏,持续发布系列文章21篇,积极宣传本地移风易俗好做法及先进典型。播出“不要彩礼要幸福”“村长说移风易俗”主题系列宣传视频14条,累计点赞、转发数万次,拍摄微视频《山海聊愈》《我的“革命化”婚礼》等,邀请本地自媒体拍摄《移风易俗·零彩礼》短视频,倡导文明新风;积极与上级媒体对接,扩大修武县移风易俗工作影响力,今年以来,已在县级以上媒体发布移风易俗正面报道60篇,倡树婚嫁新风先进典型做法被新华社、光明网、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河南日报等上级媒体报道。同时,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活动中心等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婚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先后举办红娘交流培训班、青年交友联谊会、520集中颁证仪式、“民法典进乡村”婚俗改革政策宣讲会、“礼遇七条”政策宣讲、移风易俗“艺”起来等活动28场(次),积极引导、带动干部群众树立正确婚恋观,文明节俭办婚礼。
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文明新风吹遍城乡大地。曾经,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炫富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盛行,“一动不动”“万紫千红”,变味儿的婚俗成为阻碍幸福婚姻的“拦路虎”。如今,移风易俗成为新风尚,婚俗改革顺民意、得民心,不要攀比要真情,不要彩礼要幸福,婚事新办简办的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