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凡人善举点亮道德星空

2025-05-15 09:53 来源: 驻马店文明网

  在豫南大地绵延的麦浪间,在西平县蜿蜒的乡道旁,一场关于善良的无声绽放正在发生。这里没有镁光灯的聚焦,没有颁奖台的辉煌,有的只是白发老者佝偻修路的背影、轮椅匠人修补鞋履的专注、农家媳妇侍奉公婆的温柔。这些散落在阡陌之间的凡人善举,如同宋集镇的蒲公英,将文明的种子随风播撒,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生长出最动人的精神图腾。

  刻在边界线上的民心碑

  没有政府号召,没有领导组织,近日,西平县三位老人自带铁锨、镐等工具,自备修路用料,自觉来到村外,默默地干着一件大好事——修路。

  桧树王和桧树李是传说中的两位亲兄弟。两村中间的一条干枯河床是两个自然村的地域分界,也是驻马店市和漯河市两地市、县(区)、镇、村的行政区域分界。最先来到村头修路的是五沟营镇洄浀赵村委桧树李自然村第二村民小组79岁老人郭自来。深受多年出行不便的困惑,郭自来首先站了出来,即便自己年老腰疼腿疼,但他毅然拿起工具来到了村外路上。郭自来不图名不图利甘当修路志愿者的善举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并感染了身边的村民。第二天,同村70多岁、身体欠佳的魏德全以及桧树王村的村民王玉坤等老人,也主动加入了修路志愿者队伍。三位老人不辞辛苦,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不懈,齐心协力,不畏辛苦,持续劳作已一月之久。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行政区的分界线上铺就连心的坦途。

  永不熄灭的公益火炬

  王二菊,中共党员,芦庙乡蔡庄村人,西平县冬菊家电负责人,她诚信经营,心系家乡的发展,用爱心与行动回馈社会,2024年被评为“驻马店好人”。

  2021年7月,新乡市辉县遭遇特大洪水灾难,王二菊和芦庙其他爱心人士共同向辉县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生活物资。每年的“三夏”“三秋”禁烧工作,王二菊坚持每年慰问芦庙多个禁烧执勤点,给值班人员送去矿泉水、牛奶、西瓜等。2024年建军节前夕,王二菊和芦庙乡党委主要领导干部共同慰问困难退役军人、抗战老兵。此外,她还积极参与捐资修建潘老庄文化苑,为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贡献。

  折翼天使的飞翔

  “叮叮咚咚”的修鞋声中,坐在轮椅上的赵铁锤正在为老人修补旧鞋。赵铁锤,51岁,中共党员,西平县芦庙乡顺河村委田庄村村民。20年前,他因意外导致身体高度残疾,他没有自暴自弃,自学修鞋技术,免费为老人修鞋,被人亲切地称为“轮椅上的活雷锋”。

  20年来,他跑遍全县20余家敬老院,杨庄乡、专探乡、嫘祖镇、出山镇,甚至周边的舞钢市、舞阳县都留下了他修鞋的身影。

  赵铁锤牵头组建了西平贴心志愿者服务队,常年慰问孤寡老人。在重阳节、端午节、春节等节日,为芦庙乡敬老院送上米、面、油、水果、鸡蛋、粽子、月饼等慰问品,组织队员为困难户义务收小麦、免费犁地种地、做秸秆禁烧义务宣传员。如今,赵铁锤的贴心志愿服务队成员已超60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200场,累计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

  传统文化的新生密码

  陈春荣是西平县盆尧镇陈老庄村妇联主任,成立村义务红娘队伍,牵线未婚青年,扩大了青年联系渠道,助力婚恋新风。为本村青年组织一对一相亲活动17次,正在交往5对,促成5对新人喜结良缘。她主动为新人结婚提供“一条龙”全程服务,通过引导广大群众抵制高价彩礼,摒弃攀比浪费、大操大办的婚俗陋习,每场婚嫁活动节约支出5000元。

  通过志愿服务“三留”人员,调解村民家庭内部矛盾和邻里矛盾,她倡导立家训,传承文明家风,助力全村建立家风家训户达510户,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她的红娘队伍被誉为“新风特战队”。

  温暖岁月的家力量

  李改改,39岁,家住西平县重渠乡李庄村16组,是李庄村一位平凡却令人敬佩的好媳妇。她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的公公、婆婆,每日为老人洗漱、喂饭、按摩,从未抱怨;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她独自承担家务、农活和教育子女的重任,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和睦邻里,面对生活的艰辛,她总是乐观坚强,用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她勤俭持家,与丈夫相互扶持,把家庭经营得温馨和睦;同时,她还注重子女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

  在邻里眼中,她善良热心,经常帮助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深受大家称赞。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是当之无愧的“好媳妇”典范。

  而在柏亭街道,张丰亭夫妇照顾母亲的故事有了新篇:他们打造的孝心菜园里,91岁的肖奶奶正指导重孙种番茄。四代人同耕的画面,恰似一幅活起来的《天伦之乐图》。

  破立之间的文明蝶变

  柏亭街道范楼社区那场特别的丧仪,曾引起激烈争论。张胜利的长子一度摔碗:"咱家难道差那几个钱?"红白理事会连开三次家庭会,最终用老人生前"节俭持家"的录像说服了子孙。

  范楼社区三组村民张胜利,家中三个儿子及孙子辈的人在社区比较有威望,想着母亲97岁去世了,应该好好办一下。三组组长在老人去世时,及时给社区红白理事会报备,红白理事会成员上门宣传范楼社区红白理事会相关章程,明确白事五不准:用烟每盒不准超过10元;不准整桌招待,一律用大盆菜;一律不准请乐队;不准用大棺材;不准放烟花。他们家人听了之后严格遵守红白理事会章程,一切从简。

  这些星星点点的光芒,是无数平凡身影用生命热能焐热的人间烟火。在这片孕育好人的热土上,从七旬修路老者到九旬颐养天年的老人,从自强不息的残障人士到孝老爱亲的普通农妇,每个平凡生命都在演绎不平凡的故事。在这片崇尚“善小而为之”的土地上,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道德银河的造星者,让崇德向善的种子在这方水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便是西平好人的力量——平凡如尘,却灿烂若星;微光如豆,可照亮山河。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