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珍藏40多年的红领巾,背后有这样一段动人故事

2025-04-25 11:09 来源: 洛阳文明网

  洛阳市民曹东兴老人家里有一条珍藏了40多年的红领巾,是他担任一所学校校外辅导员时学生赠送的,对于他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现在,他想找到当年的师生说一声“谢谢”,结果却充满遗憾。

  这条红领巾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呢?4月22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条特殊的红领巾,老人珍藏了40多年

  曹东兴今年78岁,是洛阳市涧西区兴隆花园社区君临天下小区居民。

  当天上午,老人小心翼翼地取出红领巾,尽管已过去40多年,红领巾依然鲜艳如新,上面用金线绣着“赠给敬爱的校外辅导员曹东兴”,落款为“常州市实验小学全体少先队员”,时间是1984年5月。

  这条红领巾与曹东兴在江苏常州的一段工作经历有关。1968年,他从原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毕业,被分配至常州253厂工作。他勤奋踏实、刻苦上进,很快成为厂里的中坚力量,担任该厂团委书记。

  1979年,曹东兴正在工作,突然有自称是常州市第一实验小学老师杨玉怡给他打电话。“我与对方并无交集,为何指名找我呢?。”他说,对方在电话里表示想邀请他担任学校少先队校外辅导员。

  原来,那个年代经常开展“以‘团’带‘队’”活动,不少学校聘请校外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而曹东兴刚荣获了团中央颁发的“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遂与他取得联系。

  他与师生互动频繁,事迹受到媒体关注

  对于常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曹东兴早有耳闻,该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能够担任该校校外辅导员,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与帮助,曹东兴感到十分荣幸,于是欣然应允。

  约一周后,曹东兴受邀前往学校参观。学校在市中心,当时交通不便,他骑着自行车早早出了门,用了近一小时才到达。此时,杨玉怡老师正带领少先队员们列队等候。“我刚支好车,师生们就哗哗地鼓起掌来,搞得我怪不好意思。”说起这段往事,老人露出会心的微笑。

  见到学生们,曹东兴郑重地进行了自我介绍,随后在师生陪同下参观了校园。最后,他勉励孩子们要勤奋学习、强健体魄,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这次经历让曹东兴深受触动,他真切感受到孩子们求知热情,决定要认真履行校外辅导员的职责,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孩子们成长。

  很快,曹东兴便安排学校师生到工厂参观。他与同事科学规划参观路线,孩子们兴奋又好奇,非常高兴。

  曹东兴印象最深的是为孩子们讲课。那是1980年的一天,他讲课的主题为“三座大山”是如何被推翻的。他事先准备了讲稿,讲课时穿插了许多故事,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他还列了一些问题提问,并购买铅笔、作业本等学习用品作为奖品。这次讲课很受学生欢迎,社会效果也很好,中国少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对此进行了报道。

  想找到当年师生,当面说声“谢谢”

  帮助学生建气象观测站、与师生一起参加夏令营……曹东兴担任校外辅导员期间尽心尽责,与师生结下了深厚友谊。

  1984年,曹东兴即将调回洛阳,杨玉怡与学生们十分不舍,特意为他举办了一场欢送会。在欢送会现场,不少学生哭红了眼睛,其中一名女学生捧着秀了字的红领巾上台为他系上。针脚细密的“敬爱”二字,让他深受触动。“这么多年的相处,到了分别时刻,才知道这份情谊有多深。”曹东兴说。

  曹东兴回到洛阳后,因工作繁忙,加上当时通讯不发达,他慢慢与学校师生失去了联系。时光荏苒,转眼40多年过去了,他说,每每看到这条红领巾,往日的一幕幕就会浮现在脑海之中。

  今年2月,曹东兴辗转联系到常州的老友,委托对方帮忙找到杨玉怡老师与当年赠送红领巾的学生,想当面说声“谢谢”。“朋友往学校跑了好几趟,得知杨玉怡老师已去世多年。”他说,听到这个消息,他非常悲伤,又充满遗憾。

  曹东兴说,这条红领巾不仅承载了一段难忘的师生情,更记录着他人生中最温暖的时光,他将永久珍藏下去。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