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堂暖胃又暖心

2025-01-09 14:01 来源: 河南日报

1月6日,将近中午,襄城县城关街道北大街社区81岁的张玉兰和几位老人有说有笑,缓步走进老年食堂。

  落座两三分钟,热气腾腾的饭菜就端上了餐桌。张玉兰和同伴们吃着鸡肉、豆腐、青菜、面条,品着老式鸡蛋汤,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荤素搭配,吃喝不贵,经济实惠,一顿饭菜才3块钱,确实划算。”张玉兰赞许地说。

  北大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基校介绍,张玉兰从天津市退休后,回到老家北大街社区安度晚年,儿女都在天津工作,老伴去世后,自己一个人做饭不方便,社区开办老年食堂后,张玉兰每天中午都来就餐。

  该社区常住居民2226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845人。为了解决老人的吃饭难,2024年9月城关街道采取政府主导建设、县民政局配置炊具桌凳并给予补贴、对外承包运行的模式,在该社区创办老年食堂。

  餐费标准阶梯定价:80岁以上老人每顿饭菜3元,70岁以上老人每顿饭菜4元,其他60岁以上老人每顿饭菜5元。为减少老年食堂的开支,社区8位干部轮流义务为老人端饭送菜。

  同时根据老人特点制定健康食谱,3天一换食谱,菜品除符合老人软、烂、易消化的饮食特点外,还要营养丰富,低脂低油低盐,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满足老人的营养需求。目前,有53位老人长期在老年食堂吃午餐。

  70多岁的低保户陈凤珍肢体残疾,是老年食堂的常客。每到中午,陈凤珍就会坐着电动轮椅来吃饭,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陈凤珍总是满脸笑容。

  60多岁的王春亮肢体残疾,无儿无女,行动不便。2024年冬至这天,杨基校把老年食堂做好的热腾腾的饺子装进保温桶送到王春亮家。王春亮感激地说:“社区干部坚持每天中午轮流送饭,党委政府想得真周到!”

  “社区居家养老是许多城市老人的主要养老方式,但这些老人尤其是留守、独居老人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做饭、吃饭。我们办好老年食堂,目的就是解除老人及其子女的后顾之忧,让老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宋攀表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