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时文英:年过古稀始学艺 研习篆书乐陶陶
2025-01-07 09:31 来源: 平顶山文明网
2024年12月23日,星期一。对时文英老人来说,每周的星期一是她最开心和盼望的日子,因为她要带着自己的最新书法作品,前往平顶山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书画研讨班听课,听一听老师和学员们对自己作品的指导和点评。
时文英已是82岁高龄,自研习书法以来,她坚持到书画研讨班听课。10年来不懈的努力,让她的书法水平不断提升,作品多次入选省、市级书法展并获得好评,书法创作成为她晚年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书画研讨班的编外学员
当天,位于平顶山市工人文化宫西侧的平顶山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院内相对僻静,书画研讨班授课点位于一楼,偌大的教室里坐着近30位学员,时文英坐在前排,正和其他学员一起专心致志地听授课老师讲解书法创作的要点。
“老师这次讲的是用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每次来听课都会有很多的感触和收获。”时文英花白短发,精神矍铄,谈及听课的感受,她的开心溢于言表。
教室墙壁上悬挂着数十幅书法和美术作品,授课老师卢汉雄讲完课后,对学员们带来的作品依次点评。
在看到时文英带来的《滕王阁序》的大幅篆书作品时,卢汉雄当即由衷赞叹。他说,时文英今年82岁了,还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其坚持创作的精神令人敬佩,他点评道:“篆书讲究对称,要有力度,没力度就没精气神。她的作品就有精气神,这样就把字的间架立起来了,同时墨色、章法都没问题。”
卢汉雄说,因为年龄已超过80岁,时文英是书画研讨班里唯一的编外学员。更为难得的是,时文英的作品入选河南省第二届老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加上以前她的作品入选过省级书法展,目前她的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资格已获批准。
今年70多岁的学员李玉兰是平顶山市科技局退休职工,此次她和时文英一样,一同获得了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资格。谈及时文英,她动情地说:“我练到今天没有放弃,就是在她的精神鼓舞下坚持下来的,练书法最难的就是坚持,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天能写很长时间,很有毅力,她的这种精神让人特别感动。”
笔墨书写幸福生活
时文英住在平顶山市工人文化宫东门斜对面一栋居民楼。当天上午听完课后回到家里,她脱下外套,拿出笔墨就开始写字。“我早上五六点就起来写,中午休息半小时,晚上也写,一天写五六个小时。这些年一直是这样坚持的。”时文英说。
时文英的老家在河南开封,1969年来平进入平煤一矿工作,1997年退休。2014年,72岁的时文英突然萌生学习书法的念头,一开始她跟人学写隶书,后来专门到平顶山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书画研讨班学习,她渐渐觉得学篆书有意思。
“当时年龄不小了,一开始学写篆书感觉很困难。”时文英说,这样的困难并没有让她退缩。
从此,她把大量精力用在了练习书法上。她特别喜欢清代篆书名家吴让之、赵之谦、邓石如等人的篆书作品,她还常到书店看一些名家的字帖。
时间一长,她渐渐感觉有所进步,作品经常入选市里的一些书法展。2019年,她的书法作品首次入选省级书法展,继续创作的劲头更足了。2023年,她的作品再次入选省级书法展。
对于10年来学习书法的感受,她坦言,很多名家的书法作品都很好,但一定要选最适合自己的才行,“不能完全照搬某一人的去学,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研习、创作,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我上学时学的是机械制造,写字时咋打格我做得比较好,别人修家谱打格时找我,我特别乐意。我觉得学书法最重要的是多练习,写篆书要把握字的结体,还要注重章法和布局,这样写出来就会好看了。”对于学书法的秘诀,她侃侃而谈。
时文英老人最近写了篆书《滕王阁序》,整篇文章773个字,完全写下来需要近两天时间,但她从不厌烦。她的小女儿王瑞说,母亲如今特别沉醉于书法,身体也越来越好,家人也都为她感到高兴。
“练书法就是我的最大爱好,我是越写越想写。”时文英老人说,尽管年龄越来越大了,但她还会把主要精力用在练字上,“艺无止境,年龄大了我还要认真地学,今后会研习魏碑字帖。书法艺术也需要传承,希望能给年轻人做个榜样,也算是作点贡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