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海托“孤舟”
2025-01-06 09:29 来源: 平顶山文明网
“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我永远是孩子们的妈妈,永远做孩子们不缺席的妈妈。”1月1日新年第一天,平顶山市叶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李晓霞来到平顶山市社会福利院,看望曾经被她精心照顾过的孩子,为孩子们送上新年祝福。
职责:一百零六名孤儿的“妈妈”
让时间的指针倒回到5年前。2019年10月份,平顶山市叶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副主任李晓霞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成为叶县民政局社会福利中心养育部主任。
养育部的10多名孩子多为早产,患有脑瘫、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弃婴。“第一次见到孩子们时,虽然提前做了心理建设,但我的第一反应还是害怕和无措。”李晓霞说。
到岗刚一周,突发的一件事对李晓霞的触动很大。当时,一名叫林林的小男孩因病去世。李晓霞强忍泪水,鼓起勇气给林林擦洗身体,穿好新的贴身衣物,用崭新的小棉被包裹好,紧紧抱在怀里,和工作人员一起把林林送上了殡仪车。
在办公室呆坐很久,大脑一片空白;回到家中,见到家人,肆意号啕大哭······瞬间,李晓霞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审视和定义,明白了自己的工作除了要面对这群折了翅膀的天使,还要面对疾病、痛苦、伤感甚至死亡,她鼓励自己心怀爱心和耐心,勇敢承担起这一份责任。
“成为彼此的光,相互照亮,相互温暖!”李晓霞说,有些孩子虽然不能说话,不能动,但每当自己走近他们,抱起他们,会发现他们眼里会发出光。“为了这点光,我愿意付出所有。”
带着这份坚信和执着,李晓霞全身心投入工作。几年来,养育部工作人员由原来的10人增加至41人,养育孤残儿童由起初的10多人增加到最多时106人。
孩子们得到了精心的呵护和照顾,信任李晓霞,认定李晓霞就是“妈妈”,是他们最坚强的依靠。
不舍:“怕孩子们会忘了我”
2022年7月,根据工作安排,平顶山市社会福利院的90名孩子来到叶县社会福利中心,“暂住”下来。
“从原来照顾10多个孩子到一下子照顾100多个孩子,我们能不能照顾过来,能不能照顾好?”面对新的挑战,李晓霞没有犹豫,迎难而上,和同事们开始忙碌起来:厨房小,改换大厨房,添置配套厨房用品;房间不够,第一时间布置养育室;工作人员人手不够,现有人员加班加点,抓紧时间招录培训新人;朝夕相守,尽快熟悉每个孩子······
就这样,100多名孩子共同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
2023年6月29日,新建成的平顶山市社会福利院揭牌启用,平顶山市民政局启动“宝贝回家”回迁养育行动,计划将之前寄养在该市域多家福利机构的院民及县区籍院民接至平顶山市社会福利院统一供养。
2023年11月28日上午,寄养于叶县福利中心的90名孤残儿童被接回平顶山市社会福利院。李晓霞跟车来到平顶山市社会福利院进行陪护,直到孩子们平稳入住后才依依惜别。
“我能不能经常来看看孩子们,我怕他们会忘了我。”“当然可以,随时欢迎您来!”平顶山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董飞飞说,他清楚地记得,在陪同90名孩子顺利迁入“新家”后,李晓霞临走前哽咽着向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想常回来看看孩子。
这一年多来,李晓霞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平顶山市社会福利院。
信念:每名孤儿都值得真情守护
“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不能让孩子们真的成为‘孤儿’!”李晓霞反复强调这句话。
李晓霞坚持开门办院理念,走出去,请进来。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更多的生活,李晓霞带着孩子们去超市购买零食,去游乐场玩耍,去幼儿园见更多小朋友,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唱歌跳舞······她还教孩子们学会了包饺子、做月饼等,培养孩子们的性格,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和不同的人群接触,更多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同时,李晓霞的内心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想让孩子们体验更多,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们“外出”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每次活动,她都思前想后,方案改一遍又一遍,对工作人员再三叮咛嘱咐,就是要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孩子。
“如果让孤残儿童进入社会,你会怎么做?”曾经有人问过李晓霞这个问题。犹豫了很久,她说:“说实话,我不想我的孩子进入社会,我想就这样尽心尽力好好照顾他们,陪伴他们成长。”
欣慰:俩大学生的好“妈妈”
李晓霞说,在众多孩子里,有两名比较特殊,他们是散居孤儿,分别是大女儿英英和大儿子鹏鹏。
高考前鼓励孩子、高考结束去接孩子、开学时亲自送孩子到大学、放假后精心给孩子们准备聚餐······李晓霞用母亲般的温暖守护着孤残儿童健康成长,努力为他们架设一座通向未来的桥梁。
“李阿姨,我不想上学了!”2022年的一天,正在平顶山市叶县高中上高二的英英给李晓霞打来电话,说班里有同学嘲笑辱骂她是没有爸妈的孩子。当天晚上10点半,李晓霞带着为同学们准备的70多杯奶茶来到学校,首先稳定英英的情绪,然后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我就是她的妈妈,福利院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孩子都是她的家人。”李晓霞站在讲台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学们被深深地打动,并真诚地向英英道歉。英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对着李晓霞连声喊妈妈。从此,英英卸下了思想包袱,重拾学习的信心,并且于2023年顺利考上了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第一个假期,英英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回到家,见到李晓霞的第一句话就是:“妈,我把新疆好吃的给你带回来了,希望你能喜欢。”2024年,英英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元旦当天,我专门给妈妈打了电话,第一时间送上了新年祝福······”1月1日,鹏鹏说,他说自己很想念晓霞妈妈,希望能早日见到她。鹏鹏8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跟着爷爷奶奶生活。2023年,鹏鹏以655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拿到通知书后,他第一时间和李晓霞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与妈妈相拥而泣。
李晓霞说,这些年来,自己早已经习惯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孩子们就是自己的家人、亲人。
在去年10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第十五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36岁的李晓霞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随着儿童福利机构创新高质量发展,平顶山市叶县原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每个孩子都是来到人间的天使,孤残儿童只不过是在飞翔过程中不小心被折断了翅膀。”李晓霞说,她深爱这些孩子,自己愿意做一双翅膀,助力这些“折翼”天使逆风飞翔,托举这些“孤舟”驶向光明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