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力全国文物普查,洛阳这一高校师生在行动

2024-09-10 14:45 来源: 洛阳文明网

“每天的室外温度都在40摄氏度上下,出去站着不动都汗流浃背!”“虽然很辛苦,但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我很骄傲。”……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洛职”)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的师生们,参与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当中,为全面掌握河南省文物的分布和状态,建立河南省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贡献了青春力量。

暑假期间,国家文物局与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文物、自然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积极推进文物普查工作。知悉该消息后,洛职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联络,并选派该校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的15名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参与到此次文物普查工作当中。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科技获取信息、用专业记录历史……炎炎夏日,酷暑难耐,15名师生顶着烈日先后工作了近两个月,其足迹踏遍洛阳周边区县,以及郑州市二七区、登封市等地,发现并记录整理包括墓葬、古院落、民居、碑刻、石雕在内的各类文物资料832余份。

“许多地方都是荒郊野外,我们几乎是一边‘探险’,一边做文物信息采集等工作。”23级文物考古302班的学生齐展翼说。尽管条件艰辛,师生们热情饱满,他们穿行在每一处文物古迹现场,认真开展田野调查,做好文物信息核查,并使用RTK、卫星定位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对文物点进行精准测量和定位,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回到驻地后,他们还要整理调查资料、及时上传各类数据信息。

“对于参与的师生来说,这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更是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参与此次普查工作的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副院长侯贤俊说,通过参与普查,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实际工作,了解文物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