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2022-04-29 11:29 来源: 巩义文明网

近年来,巩义市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立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大力实施移风易俗、典型引领、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美丽家园。 

一、移风易俗约束人。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倡导文明新风规范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办法》,确规定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婚礼宴请的规模、宴请标准、车队规模等具体事项,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婚丧事报备制度。市文明办、市民政局指导各村(社区)对“一约五会”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违规违约的具体奖惩措施,切实增强村规民约的引导作用和约束效力,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和操作性。定期开展议事、劝导、评议等活动,以老百姓自己的“规矩”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二是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结合巩义实际,制定《巩义市红六条、白六条婚丧事办事指南》,明确规定宴请酒席不超过500元1桌,酒不超过50元1瓶,烟不超过10元1包等具体标准。三是纳入督导考核。把移风易俗纳入全市宣传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年度目标考核,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的指标体系,定期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把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依据。 

二、典型示范引领人。巩义市连续开展十届“孝老爱亲人物”、四届“文明家庭”、三届“志愿服务市长奖”等评选,建立三级选树机制,由村初评推荐、镇复审推荐、市最终评选,通过层层选拔,带动城乡同频共振,在全社会营造了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农村地区“学典型、当典型”的导向进一步增强。先后出现竹林镇“三评十好”、鲁庄镇“好人家庭墙”、米河镇“文明共学互助家园”等等评选活动,文明在农村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市评选(入选)各类道德模范(提名)65人、中国好人24人、河南好人9人、“孝老爱亲”模范391人、800多人被评为各级文明市民;全市行政村“星级文明户”认领实现百分之百双覆盖;评选市、镇、村三级“乡村光荣榜”4000余人;“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500余人;在广大农村形成了阵容强大的“巩义好人”群体。

三、文化惠民培育人。深入挖掘河洛文化、杜甫文化、宋陵文化、豫商文化等地域文化内涵,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文化阵地一体建设。建成33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文明实践广场65个、文明实践点180个,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投资10万元建立乡镇文化馆分馆,建成镇(街道)级分馆20个、村(社区)分馆318个,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投资160万元建立图书馆分馆,建成镇(街道)分馆20个,完善系统连接、设备配置、图书配送一体化运行,实现巩义市民在郑州区域内一卡通“通借通还”。二是文化活动一同推进。连续举办杜甫故里诗词大会系列活动、“我和诗圣有个约会”全民诵杜诗线上打卡活动、“幸福巩义”广场文化活动。把“河洛大舞台”“河洛大鼓”“舞龙狮”等传统文化活动舞台搭进广场游园、村庄社区,每年举办春节文艺晚会、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惠民活动3000余场次,使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文明洗礼,让文明成为广大市民的精神底色和生活态度。三是文化队伍同步提升。组织基层业余团队800余支,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面向公众持续开展河洛大鼓、剪纸、书画、二胡、曲艺创作等“文化公开课”530余课时,免费培训学员13万余人次。开展《巩义文化公开课乡村行》,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四是文化产业互补发展。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河洛大鼓、小相狮舞、河洛剪纸等传承发展,大力培养民间文艺人才。扶持文艺团体,支持产业发展,引导创办宏建美术培训中心、金王狮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文化企业,举办小相狮舞绘画、南村牡丹画等培训班及书画展,培养农民画师120余位,“富脑袋”的同时实现“富口袋”。参与文化活动后,闲言碎语少了,各种矛盾也随之减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