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常在常新——我省高质量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综述

2022-03-07 09:48 来源: 河南日报

  “学习雷锋好榜样……”2月22日晚,当89岁高龄的左春秀在第八届河南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上唱起那熟悉的旋律,现场观众也齐声高唱。

  自称雷锋“粉丝”的左春秀,于1992年组建了郑州市“老年雷锋团”,为郑州火车站过往旅客提供服务,一干就是30年。如今,即使疾病缠身、腿脚不便,但老人依旧没停下志愿服务的脚步。她说:“只要还能动,助人为乐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一直走下去!在河南,无数“红马甲”与左春秀有着一样的坚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志愿服务工作,河南以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高质量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常在常新,内化为中原儿女心中向上向善的力量。

  ■锚定全域覆盖建强志愿服务阵地

  3月份的第一周,一年一度的“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又在全省范围内同步开展。依托全省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一面面志愿服务组织的旗帜迎风飘扬,一批批志愿者尽展所长。

  紧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这一重大机遇,河南努力打造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工作模式,创新实施文明实践“七大行动”,中心普遍配置“10+N”支志愿服务队,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的工作局面。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46749个,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49738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16290个,实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14042个。

  ■坚持需求导向高质量做好志愿服务

  “真想不到,我能天天吃上免费的热乎饭。”说起开封市顺河回族区铁塔街道延寿寺社区“爸妈食堂”公益午餐项目,73岁的残疾老人孔合兰赞不绝口。

  “2021年,我讲了131节党课。”在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参与红色宣讲的八旬老人张爱华自豪地说。

  ……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围绕群众反映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一批接地气、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叫响了自己的品牌。

  听,自去年4月底起,由省文明办、省社科联组织的72名省级“新时代宣讲师”走进全省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累计宣讲800多场次,服务时长超2000个小时。

  看,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以来,省文明办每年制定《“志愿服务乡村行”工作方案》,联合省文旅厅、省文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15家省直单位,成立15支专业志愿服务总队,目前已开展活动5万多场,受益群众850多万人次。

  瞧,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文联联合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文艺志愿服务行动,分三批共派遣432名大学生文艺志愿者深入18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为期3个月的音乐、美术、舞蹈等支教志愿服务;同时,资助1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本县域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文艺志愿服务行动,已惠及119个乡村学校少年宫、4.3万名农村学生。

  ■围绕平战结合完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

  对河南来讲,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灾情、疫情,“红马甲”穿梭在群众需要的各个角落,在中原大地留下一帧帧暖心画面。

  “洪水不退,神鹰不撤!”“7·20”郑州特大暴雨发生后,洛阳市神鹰救援队连续在灾区奋战12天,运送生活物资、抢救群众财产并安全转移群众11000多人;面对疫情,郑州市惠济区依托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动员辖区居民积极参加“绿城使者——小红象·健康行”志愿服务行动,2500多名志愿者挺身而出,确保了多轮核酸检测有序高效……

  通过健全平战结合应急志愿服务机制,我省的志愿力量已成为应急情况下的重要支援。

  据统计,2020年以来,在文明实践中心动员组织下,河南有300多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防控点值守、代办代购、核酸检测、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成为抗疫服务站点。

  面对暴雨洪灾,省文明办迅速建立防汛救灾应急志愿服务工作平台和物资供需平台,成立防汛救灾水上救援志愿服务总队,全方位协调统筹防汛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省、市、县、乡、村5级防汛救灾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建立,令大家安全感满满。

  雷锋精神代代传,文明实践暖人心。我省广大志愿者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常在常新。(记者 陈小平)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