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按需点单”定制服务 文明实践更有活力

2020-11-11 15:42 来源: 厦门日报

  福建省厦门市英村社区是著名诗人汪国真的祖籍地,实践站成立国真朗诵队,传颂经典文化;浔江社区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实践站开设嘉庚文化课程讲座;兑山社区是抗日志士李友邦的祖居地,兑山社区实践站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培育了一支“友邦小小讲解员”队伍……在厦门市集美区的5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火热开展,受到市民欢迎。

  据了解,厦门市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行“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机制,充分整合、盘活地方特色资源,搭建起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乡风文明建设等7个平台,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和暖心服务,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拓展学习场景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8月23日上午,一场以“弘扬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为主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宣讲活动在田头村实践站举行,集美区理论轻骑兵林和兴激情开讲。这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宣讲,包含了许多爱国人物事迹、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表现、青少年爱国主义的做法等,引导小朋友们汲取先辈精神力量,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风尚。

宁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居民开展座谈会,老少齐唱红歌。图片来源:宁海社区

  “在农村宣讲就是要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作为一位在灌口镇上塘村工作了近20年的老支书,林和兴长期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尤为擅长跟村民解释党的政策。他从集美人最熟悉的嘉庚先生入手,浓墨重彩地讲述了嘉庚先生倾资兴学、支援祖国抗战的故事,引起台下听众的强烈共鸣。

  长期以来,集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邀请集美区理论轻骑兵、行业典型和群众代表来到各实践站开展宣讲,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小话题阐释大主题,讲述集美区“跨岛发展”故事,脱贫攻坚战中身边的小康故事、脱贫故事,以及体现“道德之美 向善之魂”的爱心厦门故事。一系列“家门口”的新思想课堂,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

  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仅让群众“走进来”,也积极“走出去”,拓展更多活动地点。10月18日上午,后溪村实践站联合后溪小学走进陈嘉庚纪念馆、集美鳌园,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嘉庚精神。更丰富的学习场景、更多样的体验方式,把新思想的种子撒播到孩子们的心田。

  各实践站是基层百姓学习新思想、优秀文化的主阵地之一。许多实践站还结合自身特色,挖掘在地资源,把新思想融入木偶戏、答嘴鼓、荷叶说唱等闽南传统戏曲创作中,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新思想宣传到群众心坎里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强化移风易俗倡导勤俭文明新风尚

  “你们知道水稻是如何长大的吗?”“面粉是怎么变成面包的呢?”……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光盘行动课堂在高浦社区实践站举行,通过分享绘本《谢谢你,好吃的面包》、播放视频《水稻的一生》,让孩子们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要格外珍惜。看完绘本,亲子家庭参与节约粮食主题剪纸,为节约“剪彩”、向浪费“开刀”,共同许下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承诺。

田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农耕文化教育。图片来源:田头村

  据了解,集美区聚焦移风易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结合各村居实际情况和特色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群众杜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

  伴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浪潮,一些村民的“钱袋子”因为征地拆迁而鼓了起来。但不少农民缺乏科学理财知识和长远规划,可能会铺张浪费,甚至沉湎赌博。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崎沟村实践站社工们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宣传发动,通过百姓身边真实的故事,提高村民反赌法律意识,引导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用心守护拆迁户的“钱袋子”。

  近日,深青村实践站组织小志愿者们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社工们耐心地讲解垃圾分类标准,小朋友们边听边动手实践,学懂后就走上街头,向路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劝阻乱扔垃圾行为,倡导文明新风,通过居民行为习惯的改变,提高乡村颜值。

  绘制“资源地图”形成多方联动服务模式

  集美区大胆探索,结合社区经济发展条件、人口素质差异、文化教育传统等因素, 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富有社区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并在“一站一品”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按需点单”模式,针对群众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活动,让居民在实践站习得技能、收获成长,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双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亲子志愿者开展洁净家园活动。图片来源:双乐社区

  纺织社区属于老旧城区,人口以老年人居多。实践站了解到老人们有收听广播的习惯,便开设了“织云博爱”社区云电台,把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生活资讯等信息,第一时间从“云端”送到社区居民手上。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黄地村是集美区最偏远的山村,村民以留守老年人为主。实践站在利用现有场地资源为村民提供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开设“黄地家庭课堂”,让“空心村”重新焕发生机。

  集美区根据各社区特点,绘制社区资源地图,盘活各社区资源,让家庭、社区、学校、企业参与进来,形成一体化的“多方联动”社区服务模式。

  后溪镇东宅村高校资源丰富,周边有厦门工学院、集美大学等,东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该优势,主动与高校共建,引进高校志愿服务队,开设“四点半课堂”辅导儿童青少年课业,并开展英语课及主题课程,减轻家长的压力。(林桂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