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临颍这个志愿服务队开通心理疏导热线

2020-02-08 11:05 来源: 临颍政府网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入关键时期,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阻击疫情蔓延。河南临颍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制定周密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各方力量开展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连日来,全县广大党员、各有关部门正在团结一致、通力协作,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战“疫”中,参战人员和群众身心承受着压力,此时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颍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中华文化志愿者协会心理咨询志愿者通过网络微信、热线电话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服务。亲爱的家人们,如果您及您的家人或身边的亲戚朋友因疫情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焦虑或有精神压力较大而需要舒缓时,请拨打我们的公益爱心热线,用心灵呵护心灵,我们的心和您在一起:

  1. 陈华智: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教师,13939536617

  2.李彦华: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159395925906

  3.陈晓娜:健康教育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电话:15139551851

  4.张卫鸽:国家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03955578608

  5.黄亚娟 :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15738780191

  6.程月玲:医务工作者,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13721393351 接线时间17:30——21:00

  7.曹俊霞: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教育工作者,13939556416

  8.宋艳丽: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优秀文化志愿者,18903957386

  9.封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家庭指导师,教育工作者,13303957817

  10.曹雪芹: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教育工作者,13839508981

  11. 张志霞:中级社会工作师,教育工作者,13939516505

  12. 张丽鸽:二级心理咨询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5839533039

  13.贾喜玲:中华文化优秀志愿者,教育工作者,13721397981

  14.陈丽娟: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漯河好人15639500868

  15.陈 丽:心理咨询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3839501500

  16.李宝霞: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15639582659

  17.韩 星:教育工作者,优秀文化志愿者13721311722

  18.杨 静: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文化志愿者15939575930

  19.冉巧英:心理咨询师,优秀文化志愿者,15690687398

  20.刘新华:医务工作者,18236200902

  21.刘晨茹:优秀文化志愿者15039506822

  22.何向阳:教育工作者,优秀文化志愿者,18739598029

  23.李 瑞:教育工作者,文化志愿者,13137552030

  24.徐 鹏,教育工作者,文化志愿者,15936600607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坚信,在临颍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县人民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定会战胜这次疫情!

  临颍,加油!!!

  【附】宅家中别持续“刷”疫情,心理学专家:做喜欢且有意义的事

  公众通过哪些方式可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澎湃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王继堃。

  王继堃认为,疫情本身属于应激性事件。适当的应激反应是必要的,然而,应激不足和应激过度对身心健康和社会情绪稳定都不利。应激不足,表现为思想麻痹大意、反应迟缓,进不了警觉期。而应激过度则表现为应对措施过猛、公众恐慌等。

  对于大众而言,如果长时间宅在家中,以及过度暴露在负面信息之下,会出现替代性创伤的现象。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会对心理造成一些创伤影响,进而影响个人行为。其中一个表现为,持续不断地看手机,心理会出现紧张、担心、焦虑等情绪,“大家会担心疫情到底什么时候过去,蔬菜价格是不是又上涨了等等。”

  这是一种对于不可预期事件的焦虑,焦虑的情绪会引发一系列生活问题。情绪和行为相互交织,如果不进行积极的干预,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对此,王继堃提出了六点建议,应对负面情绪。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按时一日三餐。根据养生规律,冬天可以稍微早睡晚起;

  2. 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平时大家都很忙碌,这个时候可以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挖掘一些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于父母而言,在这期间实际增多了对孩子的陪伴,可以利用机会增加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阅读亲子阅读绘本,比如《游戏力》,很多游戏绘本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因此父母可以做到游戏式的陪伴。父母可以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故事,将故事和游戏结合在一起。

  3. 适当隔离疫情信息。实际上,2003 年非典时期的创伤强度比现在更大一些,这次对公众而言,更多的情绪是恐慌,而恐慌来源于不清楚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过多的信息未必对身心有利,看着上升的数字,未来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个人容易产生焦虑,进而形成社会性焦虑和恐慌。因此,适当地屏蔽疫情信息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可以规定自己在特定时间内刷手机。适当地了解,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去做一些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4. 故事疗愈的方法。故事具有疗愈力量,虽然它并不直接告诉读者怎么做,但是故事的隐喻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全社会,度过危机之后,都能有所成长,这不仅能让内心更坚强,也能从危险中吸取新的经验教训,对当下做出反思。

  5. 保持适当的社会连接。社会支持也很重要,公众可以寻找互助的微信群和专业心理援助等。写下或说出自己的故事,这本身就具有疗愈作用。

  6. 做一些小练习。比如,可以跟着视频练习传统医学里 “八段锦” 健身功法,也可以唱歌、跳舞,以及练习稳定情绪的 “保险箱技术”。还有简单的放松练习: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用鼻子深深地吸气,用嘴来吐气,把吸入的气都吐出来,再吸入、吐出。

  王继堃指出,除了大众的自我调节,心理支持需要全方位合作,包括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统筹组织救援,以及社会媒介传播科普知识等。“面对疫情,我们不孤单,一起携手,共渡难关。”


全部评论